杨梦龙伸了个懒腰,说:“这个…貌似没什么好吵的吧?各位大人,皇上把你们叫来可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而是让你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海外移民计划来!”
邹维涟态度强硬:“此事断不可为!即便是现在,琼州府依然被视为天涯海角,何况是将几百万人流放海外,离乡万里,终生不得回还,这太伤天和了,万万不可!”
杨梦龙说:“没说过让他们终生不得回还啊,在海外
呆上个十几二十年他们还是可以回来的。诸位,我知道,你们认为大明地大物博,看不起海外的荒蛮之地,这很正常,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我理解。但是,大明真的地大物博么?陕西干旱之极,哪怕是关中平原也越来越贫瘠;山西同样干旱,山脉纵横,耕地稀少;河南河北虽然地势平坦,却时刻面临着黄河泛滥的威胁,每年光是花在治理黄河上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而且由于耕作过度,盐碱地越来越多!云南、贵州、广西我就懒得说了,多山少地,地广人稀,根本就养不活多少人,蒙古就更别提了,就一层薄薄的泥土,下面就是沙子,烧荒之后可以获得几年好收成,但土壤很快就会退化,最后变成沙漠!辽地固然肥沃,但是太过寒冷,估计愿意移民的人…数来数去,貌似就湖南湖北和江南强一点,但这几块地能养活的人口同样是有限的。”说到这里,他两手一摊:“就这么点好地,我实在想不出我们有什么资格自称地大物博!”
一众大臣都拧起了眉头。别说,按杨梦龙的说法,中国的地还真不算多好。华北太旱,东北太冷,西北贫瘠,
南方太小,这些土地养活一亿人口尚且吃力,如果来一波爆炸式增长,那乐子可就找大了。
杨梦龙拍拍手,扎吉冲翁拎着个竹篮走进来,揭开盖在上面的布,露出一堆黑黝黝的、泛着金属色泽的石头,挨个发过去,人人有份。众大臣接过来,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两块石头一碰,叮当作响。张桐惊讶地叫:“生铁!?”
杨梦龙说:“猜对了,就是生铁。不过不是高炉炼的,而是在矿山捡回来的。”
邹维涟惊讶不已:“这是哪个地方出产的矿石,竟然这么…这么…”都没法形容了。
杨梦龙说:“在海外,一块人烟稀少的大陆,去年广东一支探险船队在那里停留过几个月,带回了大量矿石,这些铁矿石就是其中一部份。”他手里两块铁矿石用力相撞,发出一声大响,火星四溅:“我们总认为自己地大物
博,物产丰饶,但是走出去看看吧,人家的铁矿矿渣都比我们精选的矿砂强得多,我们有什么资格自诩地大物博!人家万分嫌弃的烂地都比我们小心经营的农垦区强出百倍,我们有什么资格沾沾自喜!不趁现在西夷人口还少,不想要那些好地方将那些地盘抢过来,难不成还要等到他们下定决心去开发海外领地了才去争?”
群臣无语,只是看着手里那跟生铁差不多的矿石,眼里泛起绿油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