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气象5
“陛下,河洛、湖广、边关地区民众均拥有大量武器,好勇斗狠之风日盛,臣认为此风切不可长,理应收缴民间武器,以免生变。”
关于改革的朝会已经开了好几天,由于大家都是朝堂外的人,对大明两百多年来的积弊反而看得比谁都透,而且多数核心人物也是多年合作的老拍档了,彼此之间的默契自不待言,因此每一项改革计划都很快就能达成共识,崇祯朝吵上十几年都吵不出个子丑寅卯的事情他们花一两天就能制订出个大致的计划,然后交给下面的人去完善了,这效率,如果温体仁他们知道了,非得被活活吓得心脏病发作不可。而这天,河南巡抚抛出了新的议题。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都皱起了眉头。
虽说同样是皱眉头,但是原因不一样。文官皱眉头是因为现在百姓持械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汉人本就尚武,
只是从汉朝一直到明朝,统治者持续不断用礼教和法律去打压,去消磨这种精神,越往后情况就越严重,到了宋朝,军人就成了贼配军,到明朝军人更是成了叫花子。持续两千年的打压下来,汉人的尚武精神被严重压抑了,习武从军成了不务正业,下等人的选择,熟读诗书文章去考取功名才是正道!但是清军入侵似乎打开了魔盒,当时朝廷已经没有能力保护他们了,老百姓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自己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连场大战过后,战场上遗弃的武器不计其数,那些胆子大的青年跑到战场去捡回成捆的刀剑长矛,十几号人几十号人一伙抱团扎堆,结社自保,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有点儿失控了,尤其陕西、山西、宁夏、河南、河北、山东诸省,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队伍,一言不合就砍人,这种情况着实让众多文官头皮发麻!哪怕是方逸之、方孔绍、范景文等开明的士大夫,也是心惊肉跳,觉得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管制,不然某些野心家登高一呼,天下皆反,那还得了!必须将民间的武器收缴起来,否则必然天下大乱!
武将皱眉头是因为,他们比较乐意看到这种局面。大
明武风实在太孱弱了,哪怕是青壮,也大多瘦弱,汉时汉人一汉敌五胡,唐时一千唐军能打爆几万胡人,到了明末…别提了,丢脸!作为武将,他们当然希望大明百姓重新变得剽悍尚武,为他们提供无数优质兵源,这是他们开疆辟土博取功名的保证,但是很显然,朝廷并不乐意这样干,怎么办?
到底让不让百姓继续拥有武器?
朱聿键觉得有些棘手。他所接受过的教育告诉他必须阻止老百姓拥有武器,老百姓有了武器可是要造反的,这绝对不行。但是细细读史,却又发现,如果老百姓都没有武器,不喜欢习武了,整个国家必然亡于外族之手————两宋、两晋就是血的教训!汉唐是砍翻了所有对手然后自己爆炸,晋和宋这两个不争气的继业者则是让异族压着打最后亡国,同样是亡国,结果完全不一样。而这场战争对他的触动也非常大:杨梦龙尽发河洛精兵,也不过三个军团,四万人左右,再加上天雄军两个军团,总共不到七万人,对手却有数十万大军,势如洪水,要不是山东、陕
西、山西、河南、淮泗诸省青年群起响应,顶盔贯甲组成辅军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以清军铁骑之灵活机动,杨梦龙想在如此广阔的战场上消灭对手可不容易,都不知道要耗到什么时候!
是收缴,还是不收缴?
他还没拿定主意,薛思明便开口了:“皇上,臣以为,理应让百姓拥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