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三 绝望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109 字 9个月前

那边,战况已趋白热化。看到吴三桂的夷丁突骑在淮泗骑兵的猛攻之下渐告不支,皇太极派吴襄率领一千骑兵过去支援,又稳住了阵线。但关宁军步兵就彻底不行了,早在与河洛新军那一战,他们的勇气和意志就差不多被摧毁殆尽了,现在只是凭着一股求生的欲望舍死忘生地冲击着蛮族军团的阵列,这股意志是很强大,一度打穿了三排长枪兵的队形,但终究是有限的。蛮族军团的长枪兵普遍

身披重达二十几斤的铠甲————这份量并不算重,也就明军的皮甲的水平而已,但如果是精钢制造的就不一样了,头部、胸部、腹部、肩部、腕部、腿部,每个部位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唯一的弱点就是后背,后背是没有多少保护的。然而关宁军很难获得攻击蛮族军团后背的机会,蛮族军团不是他们这样的怂货,历来都是视后退为奇耻大辱,一履战地有进无退,不胜则死,因此关宁军面对的由始至终都是一道厚实得让他们绝望的铜墙铁壁,而不是脆弱的后背。他们对这道铜墙铁壁发动一波接一波的攻势,但是攻击动能就跟从高处落下的皮球一样,一次比一次弱,他们快冲不动了。

但王锐也不轻松,都说“归师勿遏”,阻击陷入绝境后一心逃窜的敌军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活,炸营铁骑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再看看依旧按兵不动的清军,他神情警惕,对王铁锤说:“老王,让你的部队作好准备!”

王铁锤沉稳的点一下头:“有数,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

话音未落,清军阵中战鼓擂响,轰隆隆的有如雷暴,已经油尽灯枯的关宁军如逢大赦,退潮似的退了下去,两支清军重骑铁流般径直撞了过来,后面是上万步兵,平原上凭空掀起一股骇浪,声势骇人!王锐面色微变:“建奴玩命了!投石兵,用铅弹招呼他们!”

投石兵立即出列,用重型投石索投出雨点般的铅弹。这些投石兵都来自青藏高原,从小就放牧,一根投石索是他们唯一的玩具,从小练到大,练出了惊人的准头。十九世纪英军入侵西藏的时候就遭到西藏牧民的顽强抵抗,很多英军士兵被投石索投出的石弹打死,他们形容这些藏民投出的石弹“像长了眼的子弹一样”。远征安南的过程中,这支投石兵一直是王锐手中的王牌,无数安南士兵被他们投出的石弹打得筋断骨折,现在这些投石兵火力开,铅弹不要钱似的猛砸,冲锋的清军重骑中间登时传出密集的当当声,很多冲锋的骑兵被铅弹击中,惨叫着倒栽下马,然后被踩成了肉泥。清军骑兵举起小圆盾护住脸部和胸部

,遮挡着这马蜂般凶猛的弹雨,很显然,人数不多但威力惊人的投石兵让他们痛苦不堪。但他们的冲锋异常迅猛,投石兵仅仅投出三轮铅弹就有利箭射了过来,他们不得不退入方阵之中。

弩兵出列,万弩齐发,弩箭如刮风般射出。

清军骑兵回敬弩兵的是一支支借着奔马速度奋力掷出的掷矛。弩兵射出的弩箭将清军连人带马射得跟刺猬似的,而清军投出的点钢掷矛则毫不留情地贯穿他们的铠甲,将他们钉死在阵地上。这一轮以快打快,弩兵和清军重骑都损失不小,但很显然是弩兵吃亏,他们只来得及射出两支箭,清军重骑就冲到面前了,他们不得不退入方阵之中。弩兵是没有能力承受重骑的正面冲击的,离开了重步兵的掩护独力去面对敌军就是个死,清军重骑不计伤亡的冲过来,他们除了退避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清军重骑换上四米半长的长枪,无视前面那一排排指向自己的长槊,一冲到底!

马上,利刃撕裂血肉的闷响,矛杆折胸的脆响,战马濒死的哀号,两军将士打肺里发出的咆哮…惊天动地的响起,蛮族军团前面两排长枪兵起码有一半人被生生撞飞,而清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撞上蛮族军团重步兵阵列的骑兵也在接触的那一瞬间血沫四溅,长槊将战马的躯体捅得通透,马背上的骑士不是被长槊连人带马钉在一起就是被轰然倒下的战马甩飞出去,摔得昏天黑地,金星乱舞中数把长刀顺着甲叶缝隙狠命刺入,将他们钉死在地上!如果从高空往下看,你会看到这么一幅恐怖的画面:上千重骑兵活腻了似的狂吼着往一丛丛长槊猛撞过去,而长枪兵也狂吼着顶上来把槊锋对准高速冲来的战马胸部,哪怕明知道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同归于尽也不曾稍稍迟疑!这样的血肉碰撞无疑是极其惨烈的,阻击重骑兵的长枪兵固然是死伤惨重,但是那些不要命的撞上来的重骑兵也是必死无疑,不是被当场捅死就是被发狂的战马甩入重步兵方阵中被捅成筛子,有一些撞穿了六排长枪兵,冲入方阵内部,马上,一把把巨斧当头劈落,将他们生生斩成碎块!都说冲阵之士十有九人亡,这批冲阵的清军重骑则是无一幸免,

全部倒下了!

一次性将上千重骑兵当炮灰掷出去,皇太极真是大手笔!

最后一匹发了狂的战马在斧光闪过之后轰然倒下,这一轮惊心动魄的血肉碰撞到此结束。然而,此时,上万清军已经以泰山压顶之势逼近,无数件长兵对准了蛮族军团的长枪兵。现在长枪兵的状态有点糟糕,方才清军重骑那一轮不要命的冲撞已经将他们的阵型搅乱了,清军根本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一排排长枪缓缓推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