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善战之名早已举世闻名了,值得他再等等。但是朝野内外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近七万张嘴呢,一天能吃垮一座大山,长时间呆在京建,吃喝拉撒都要朝廷解决,谁受得了?老百姓同意也颇有意见,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有新军那么好的纪律,像山东、河南等地的班军,战斗力差,纪律更差,偷只鸡摸条狗那是家常便饭,老百姓意见很大,朝野内外都一致催促崇祯赶紧出征,别在这里耗着了,至于川军和河洛新军,可以让他们加快速度北上嘛,反正这仗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完的,还怕他们赶不上这一仗?崇祯觉得有道理,于是下旨,在十二月十九日在京城郊外检阅部队,举行祭旗仪式,又从内帑中拿出一大笔钱犒赏三军,誓师出征。
近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征途,一路旌旗蔽日,刀枪盈野,队列连绵数十里,极为壮观。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大为振奋,都说打从土木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么鼎盛的军容了。所到之处,各州县无不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这让北伐大军颇受勉励,崇祯更是自信满满:朕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还有亿万百姓全力支持,焉有不克复沈阳、痛歼建奴之理!
大军行进至山海军,吴襄率领一万四千人加入北伐大军,使得北伐大军声势越发的浩大。待抵达锦州后,祖大寿出城十里来迎,这位关宁军头号人物跪在冰冷的道路上,额头触地,全然没了破口之战时带领大军说走就走,完全没有把皇帝和兵
部放在眼里,必须袁宗焕写信来劝才重新带领大军入关参战的桀骜不驯,他的态度异常的谦卑,说:“皇上不远千里,御架亲征,实乃国朝未曾有过之大事!皇上之雄才伟略,秦皇汉武也远不如也!有皇上亲自督战,三军用兵,攻破沈阳易如反掌,老臣预祝陛下大获全胜,生擒奴酋!”
如此谦卑的态度让崇祯极为满意,扶起祖大寿,说:“爱卿请起!朕不谙兵书,这沙场征战,还需要爱卿多多费心啊!”
祖大寿慨然说:“陛下有令,老臣岂敢不从?拼着这把老骨头不要,也是拿下沈阳,取奴酋洪泰项上人头,为陛下出一口恶气,也为死在建奴手里的辽东汉人和关宁将士报仇!”
关宁军将士齐声怒吼,声如雷震:“报仇!报仇!报仇!”
崇祯大为赞赏,击掌叫:“好!这才是朕的虎贲!有此决心和士气,何愁建奴不灭!”
关宁军高昂的士气计崇祯非常满意,下令大军在锦州一带暂驻扎下来,稍事休
整,然后继续前进。不休整一下不行,天寒地冻的,这一路过来已经有很多民夫被冻死冻伤,就连军队都有不少士卒被冻掉了手指,大军已经相当疲惫了,再继续勉强前行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祖大寿年纪毕竟大了,就算他想参与此次战役,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委派祖大成率领一万精锐充当大军前锋,力求抢下此战的头功。这使得明军的兵力突破了十万大关,如果再算上民夫,三十万都打不住了。
这确实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完征。
稍事休整,恢复体力之后,崇祯便急不可耐的召集众将,制度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