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龙可没有忘记台湾岛上的西夷还欠他一顿打,因此没有在安南逗留太久,蛮族大军攻陷升龙城之后,他便带着一些战利品乘船返回福建了。
不过,王锐和秦迈对安南的征服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攻陷升龙城之后,蛮族大军士气如虹,稍作休整便继续向南方进攻。此时,安南两大势力————阮氏和郑氏都已经被他们打得胆寒,损兵折将,实力大损,看到蛮族大军杀到,吓得肝胆俱裂,很多城镇的守军弃械而逃,只有少数守军由于害怕蛮族大军攻陷城镇之后屠城,拼死抵抗。那些拼死抵抗的安南军打得不谓不英勇,然而他们人数实在太少了,而且他们的工事在蛮族大军的大炮面前又是如此的脆弱,尽管他们殊死拼杀,城镇还是被一一攻陷,然后就是大屠杀。至于弃械而逃的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蛮族大军不知疲惫的四处追杀,将他们追上,歼灭,逃跑不仅保不住性命,还连累大批百姓和他们一起挂掉。
在马江,郑氏和阮氏两家作了最后的努力,经过一番紧急的动员,拉起了十六万大军,沿着马江布防,试图利用马江天堑挡住滚滚而来的蛮族大军。生死存亡的
关头,安南军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加上现在雨季还没有过去,马江水流湍急,江面宽阔,王锐和秦迈一连发动几次试探性的攻势,都没能啃动这道防线,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安南军被动员起来,部署至清化、义静地区,形成不可逾越的防御纵深,就连葡萄牙人也过来插一腿,派出几百名士兵过来参战,帮助安南人抵御蛮族大军,双方很快就陷入了僵持。
王锐对眼下这个僵局一点都不担心,他亲自带领一些斥侯偷偷渡江侦察,发现安南军中有很多十六岁不到的孩子,甚至还有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他心中了然:安南人的血快流干了,他们撑不了多久了!因此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猛攻,而是耐心地收集木材修浮桥,同时与安南周边的南掌王国、真腊王国达成协议,在僵持了一个月之后,南掌王国和真腊王国同时出兵,向安南的腹背部发动猛攻,接着又爆发了占人大起义,安南那本来就已经严重缩水了的领土顿时四面烽火。为了挡住王锐的攻势,安南人已经将他们最后一批能够调动的兵力都调到了马江,南部空虚到了极点,南掌军和真腊军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爽得一塌糊涂。
这种致命的混乱持续了半个多月,马江守军终于撑不住了,他们的亲人都在南部,现在南部变成了地狱,他们怎能不担心!他们强烈要求从马江防线调兵去迎击该死的南掌人和真腊人,先将这两个昔日的手下败将干掉再回头对付蛮族大军!但
是郑氏和阮氏两位家主都很清楚,一旦分兵,安南就真的完了!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士兵们的要求,并且下了死命令:
妄言分兵者,腰斩!
结果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七位年轻将领因为强烈要求分兵而被行了腰斩之刑,其中有两位还是阮氏家主的子侄。对自己子侄都能行这样的酷刑,只能证明安南人真的被逼疯了。
但是士兵的思乡之情靠军纪是压不下去的,随着时间推移,郑氏和阮氏家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眼看军队快要失控了,再不给他们一个交代随时可能爆发兵变,两位家主无计可施,只得妥协:约蛮族大军过江,然后半渡而击之,歼灭他们一万几千人,震慑住这些野蛮人再撤军!
士兵们答应了。他们虽然思乡心切,却也知道在十几万蛮族大军虎视眈眈之下分兵去迎战南掌人和真腊人是找死,唯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挫一挫这些可怕的狼族的锐气,别让他们逼人太甚,然后再趁机提出条件稳住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手来收拾南掌人和真腊人。只要能稳住这支可怕的蛮族大军,一切都好办,他们领土和
财富方面的损失大可从南掌人和真腊人那里连本带利的抢回来,我们打不过这些蛮族,还收拾不了你们两个手下败将!?
于是安南军统帅部派出军使,主动向王锐提出决战,声称他们会事先后退十里让他的大军从容渡江,等他们全部渡过了马江再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