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高瞻远瞩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066 字 9个月前

墨明智向杨梦龙讲述起墨家的历史。

墨家的命运无疑是非常坎坷,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墨家祖师爷墨子诞生于春秋这个百家争鸣、却又战乱频繁的年代,这位伟大的先贤可能是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贫苦农民出身、一步步爬上来的开山祖师爷了,也正是因为在社会底层目睹了太多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苦难,这位先贤强烈地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当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时候,他千里迢迢赶到楚国去,冒着被楚王剁成肉酱的危险跟当时名满天下的机关学大师公输班大斗法,最终挫败公输班,说服楚王打消了攻宋的念头…这还不算什么,最难得的是除了楚王等少数人之外,竟然没有人知道他孤身一人救了宋国。这种高贵的品质也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才有了孟胜殉城、腹?杀子等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是到了秦汉之交,原本无比辉煌的墨家却渐渐淡出了中华文化的航道,究其原因,一来固然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勾结,不断打压墨家,二来,也是因为墨家的思想觉悟要求实在太高了,从墨家钜子到普通弟子,差不多都是用圣人的标准在要求自己,要求同伴,放眼天下,有几个人能

做到?相比之下,儒家就没这么严了,即便是斯文败类,只要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就能出人头地,甚至出将入相。当时的人都认为墨家不会玩文雅的词藻,只知道干巴巴的写出文章的大意,实在是掉价,而且墨家的生活跟苦行僧似的,这种活法实在是太枯燥了,难以忍受。

“唉,这两千年多年来,朝代不断更迭,人换了一拨又一拨,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始终是这么愚昧。”提起往事,墨明智苍老的脸上满是苦涩与无奈,“墨家谈科学,可惜人们宁愿相信虚无缥缈的蓍草龟甲。墨家崇尚技术发明,可惜在夸夸其谈的仕人眼里,这些不过是‘匠人之作,奇技淫巧’,对我们的心血不屑一顾,愿意投入墨家门下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仅仅只剩下两名弟子了!”

杨梦龙叹气:“唉,真是太可惜了。”

墨明智冲他拱手为礼,说:“不瞒侯爷,老朽此番带着两名弟子现身,实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杨梦龙还礼:“老先生请讲!”

墨明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望定杨梦龙,说:“不瞒侯爷,数年前老朽正好路过南阳,大人刚在舞阳卫大展拳脚的时候老朽就注意上你了。这些年侯爷步步高升,从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一路蹿升到王侯之尊,着实令人敬佩,只是大人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地方,都明显带着墨家的影子,老朽想冒昧问一句,侯爷是否是我墨家分支的弟子?”

杨梦龙愣了一下:“老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想?”

墨明智坦率的说:“我墨家分支众多,虽然日益衰微,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有一些东西传承下来的,侯爷的行事作风跟墨家实在太相似了,老朽想知道大人的师承。”

杨梦龙愣了半晌,总算反应过来了,敢情是因为他这些年大力鼓励发明、推广几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而且不管做什么都极力从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墨家的注意,人家把他当成了墨家的传人,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位世外高人终于坐不定了,心急火燎的跑过来想弄清楚他的师父是谁,看能不能将他收归正统呢!他失笑,说:“不瞒老先生,我真不是墨家的弟子。”

墨明智叫:“这不可能!侯爷你诸般秘技都是墨家历代先贤的心血,有一些东西甚至悟得比我墨家弟子还透!除了墨家出身的人,还有哪个会忍着那些只会空谈的士子的嘲笑去大力倡导格致物理之学?这不可能!”

杨梦龙说:“老先生先别激动,我虽然不是墨家的传人,但是我对墨家轻空谈、重实践的治学态度极为赞赏,也对历代墨家先贤的学问和人格钦佩得五体投地。这几年我时常在想,如果墨家能流传下来那该多好,至少我用不着对着一帮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笨蛋说得口干舌燥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弄明白一台机器该怎么做才能用了。”

墨明智的面色好看了一点点,但仍然十分沮丧。他喃喃自语:“唉,我是老糊涂了,竟误认为侯爷是哪个分支的传人,我墨家终于可以重新扬眉吐气了,原来是一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