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之平静的说着。
“自古长幼有序,我赵国历来尊崇嫡长子继承制,这一点,最终王位也应该是公子无极的!哪怕公子无极有些残忍,公子华,虽然要比公子无极强上一些,但是终归是庶出之辈,名不正,言不顺啊!废长立幼,本就是祸乱之根源啊!”安佑公轻叹一声。
“此言差矣,君不见西蜀昭王便是庶出,结果,蜀国短短几十年,便成为天下四大国之一,我赵国一直遵循古礼——嫡长子继承制,结果呢?疆域年年减少,不断被诸强蚕食,那秦王朝又如何,逼死了才华横溢的庶出公子苏,嫡子公子亥继位,又能如何,秦二世更加残忍,最终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难道,安佑公要眼看着我赵国重蹈秦朝的覆辙吗?”
赵远之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安佑公一愣,片刻他低下头默默无语。
“王弟啊!你我二人早就有意,支持公子华,但是世事难料,我…哎…”
安佑公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赵华琛眉头微皱,知道自己想要知道的“意外”就要出来了。
“王兄,我知道你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今日反常之举必有内因,还请王兄莫要为难,有任何问题还请直言相告!”
赵华琛也站起身子,冲着安佑公一拱手。
萧桓知道,赵国三大侯爵,只有赵华琛是旁支,安佑公和安庆公都是与赵怀王一脉的嫡脉。
这二人中,又以安佑公贤名远播,深的赵国士族基层的尊敬和爱戴,因为当年刚刚继位的赵怀王,参加三国会猎,差点被蜀昭王扣押。
以安庆公为首的满朝文武都打算,效法古人另立新君,以绝蜀国威胁之意,而新君人选便有安佑公和安庆公,最有希望的也就是这位安佑公。
但是安佑公力排众议,坚决不肯登基,不顾群臣反对,只身奔赴漠北要营救赵怀王,也就是在那时候,安佑公与赵华琛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
若不是赵华琛,不顾一切的陈兵漠北,用鱼死网破的架势威胁西蜀,恐怕赵怀王和安佑公都回不来了!
至此,赵怀王深感安佑公大义,对他信任有加,几乎事事均要询问安佑公的意见。
安佑公在的大义凛然,和英雄之气,也赢得了赵地百姓和士族的心,之所以赵怀王至今不肯写下传位诏书,也是因为他早年和安佑公谈论继承问题,安佑公曾说过,公子华要比公子无极强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