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救灾民飞虎门大义倾财力

残剑门 柳生居士 2645 字 9个月前

因为有丐帮陈长老相随,从滇西入蜀中之后,到了有了丐帮各分坛的帮助,人还未到,下一站马匹就为他们准备好了。因此一路紧赶,所到之处,都有丐帮负责准备食宿,所以大大加快了路程中的速度。

按尹建平最初的想法,陈长老因为送信,连续几个月的路,身体十分疲倦,需要调整一下,让他随刘武等人回中原,但陈长老却以是一位侠义心肠之人。

当他得知黄河大决口,他那里还有闲下来的心思,并向尹建平争取随其北上,虽说尹建平很是担心陈长老的身体,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却说出了一段让在场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话。

他道:“少令主!救人如救火,从滇西赶往徐州,万里之遥,如果属下不跟着你们,只怕等你们到达徐州时,以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

“这一路之上有老朽跟着,我保证,从这里到徐州最多需要二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到达,那时候,说不定恐怕还要多救助许多人的性命啊”。

他的一席话,让尹建平无语了。因为,他所说的不假,一个丐帮长老,他的出行,对各省丐帮分坛来说无疑如

帮主亲临。一路之上,只要有他的帮助,恐怕行程之上,定会给他带来许多帮助。

这是他这位钦差也做不到的。没有再说什么,于是尹建平点头同意了,香儿听说把她留在最后一批走,硬是不依,她硬是死磨硬泡撒娇,最终尹建平才答应了她。

还真如陈长老所说的那样,在进入蜀西后,尹建平一行中途中得到了所有丐帮分坛的帮助,行动神速。六十多天后便顺利到达灾区徐州境内。

前行时,一路上难民渐渐,到达徐州最近的沛县时,洪水还未退去,当地的许多难民在一遍汪洋中打捞着从上游浮下的尸体,农具。

沛县成了上游灾民的集结之地!大多数地里,路边由当地官府,和民间百姓自发的搭起了许多棚子,为难民提供一些遮风挡雨的地方,一间小棚子里,往往住着十多口灾民。连插足之地都没有,沛县城外许多地方,新坟遍布,一遍惨象。

陈长老叹声道,“哎!这种灾难,惨不忍睹啊”!

尹建平点点头道:“是啊!正当多事之秋!国贫民穷!似这般灾难!看来当地官府虽有救民之心,怎仍有心无力”。

天王星高怀文道:“令主!我们是不是先进城”?

点了点头!尹建平道:“目下我们刚到这里,几乎对灾区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只有先进城,到县衙去,才能了解这里和灾区的情况,我们才好应对”。

众人下马徒步,来到城门口时,这里集结了数百难民!把城门围得水泄不通,十多个兵勇挡在门口,正与难民发生争吵。

高怀文上前了解了情况,返回来道:“禀令主!城内人满为患,县太爷下令!所有难民不得入城”!

尹建平点头道:“一路上走来,路边!地里搭建了许多草棚,有些还正在建盖,这就说明了问题所在,我们选进城吧”!

高怀文转身挤进人群,与守城的官兵耳语了几句,那官兵大声道:“乡亲们!大家不要吵了,不要乱!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朝庭派钦差大人到我们县来振灾啦!大家让一让,只要钦差大人一到这里,我们会好起来的”。

“请大家让一让,让钦差大人先进城”!

众难民听到钦差到此,急忙转身向尹建平等人围了上来。

尹建平知道:此时,如果自己不站出来说几句,恐怕将无法进城。

于是,他是向前来,大声道:“各位叔叔大爷!婶婶们!我们听说你们受灾,便匆匆连夜艰程从南方赶来,其目的就是为了救灾,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的。因为我们刚到灾区,还不完全了解这里的情况”。

“但你们放心,无论你的在城里城外,都一定会得到救助的。我们也决不会丢下你们不管,大家请不要担心,你们很的困难,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我敢保证,只要我们到了这里,决不会在饿死一个人”。

“大家先在城外暂时等待,等我们进得城里,向县令了解情况之后,便及时的按置大家”。

众难民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官府无心管理难民的死活,有的还甚大骂起来。城门口又开始乱了起来。

一个中年老汉道:“什么钦差大人!他这么几个人,一未带粮食,二末带银两,只怕是那家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为了进到城里避难,哄骗咱们吧”?

正在此时,牛太官大声道:“乡亲们!乡亲们!大家先静一静听我说,我是飞虎门外坛坛主牛太官,大家还记得十年前的那次黄河大决口吗?当时就象今天一样,是我们飞虎门在灾区设了数十处粥堂,帮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

“我们远在云南,听说这里再次发生了洪灾,二个月

来我们拚命的往灾区赶来,这一路之上,拼命往灾区赶,跑死了好几匹马,今日终于赶到了这里”。

“乡亲们!刚才钦大人说得对,只要我们到了这里,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乡亲们渡过难关的,请让钦差大人先进城,了解情况之后,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待,行不行啊!”

一些老人对牛太官刚才说出的话,到以有几分相信,因为老人们大多都知道飞虎门数十年来,在灾区救灾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