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太子府太师遭叱责

残剑门 柳生居士 2382 字 9个月前

太子装做无事似的笑着道:“太师太敏感了吧?三弟到大宁河省亲,是皇上特许的。听说他岳丈身染重病,卧床三月,三弟陪王妃回家看看,质得你太师大惊小怪的。在说从入冬以来,皇上就去了避暑山庄,定期的召见朝中主事大臣也是常情。皇上走后,宫中大小事务由我主政。三弟去见皇上,还是我传的话,太师不要草木阶兵。”

太师道:“太子有所不知,这次,晋王从大宁河带回的物件,恐怕关系着朝中许多大臣的身家性命”。

太子吃了一惊道:“那是什么?那么重要”?

太师道:“那是一个锦合,里面装着原晋江盐道司衙门,陈侍敏,晋江知府,尹道元,周知同等资料。”

太子一听晋江盐道陈诗敏等人的资料,内心一紧,倒吸了囗凉气。他沉声道:“太师呀,我曾经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十年前晋江盐道那件事情,不要把亊态扩大。可你们却给我信誓旦旦的说,你们保正把事情处理好!决果呢

?晋江那件贪墨案子是你一手搞出来的,弄得我头都大了,你们搞死了知情人不说,还不段的扩大范围,连陈诗敏,知府都弄成伪罪自杀,还灭了陈侍敏一家满门”。

太子叹了口气又接着道:“这些年来,我是跟在你们背后给你们擦屁股,好不容易为你们压了下去,可你们可道好,竟然背着本太子调动东厂侍卫,追杀所有知情人,而且一味不顾一切的迁连无辜。恐怕尹道元一家,古坪口谋杀案,和周知健一家的纵火案,也是你们所为吧?

“别的不说,就尹道元一家,你说说,他一个辞官归隐的庶民。一无官,二无权,既便他知情晋江陈诗敏一案又如何?你们何不采取其他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亊,何必走极端乱杀无辜。我想恐怕除了晋江案,还有别的原因吧”?

太师道:“沒有必的原因”!

太子冷笑道:“真的吗?哼啍!据本太子所知,你私自在洛阳圈地,并毒死了曾反抗你占地的一个屯的数十条人命,而尹道元曾经在洛阳仼过三年知洲。这个状子是尹道元接的,当时吏部仕郎周知健亲目调查过。这不是空穴来风吧”!

太子激动的拍着几案说:“你们要干什么?为了一己之私,为所已为”!这些事情,一旦父皇知道:铁碗之下

,早晚用你们的项上人头去按抚那些死难的冤魂”。

“唉,恐怕到时,我这个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也到头了”。

大殿之上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炉上的开水炉子吱吱作响。外面的大雪毫无稍停的意思,越下越大。

太子像是缓过了些情绪,他叹又说:“你以为皇上老了,糊涂啦!告诉你,他圣明着哪!前些日子他对我说,太子呀!你转告你那位泰山老大人,让他不要弄得天怒人怨!有些亊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你听听!这十年以来,恐怕太师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太子站起身来,双手抱胸,在殿上来回走动。

他转过身来,指了指几案上的礼品道:“你看看,中午刚下朝,刘颜昌便送来了这些。我知道他干什么来了。二个月前,他率大批高手出京,大概就是为了那锦合的事吧?你在看看他的析子上都说些什么?什么为了剿灭乱党,不幸阵亡了七十四名将士,着请户部慰抚,等等!大概也是太师私派出去的吧?你以为朝廷东厂那些所谓的高手,都是万人莫敌的吗”?

“看看,出去几个月,只回来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副都统段其坤,两个侍卫和他。那些侍卫都是本太子用银子堆出来的。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就折损了百多名。”

啍啍,不要说别的,就那个什么残剑门门主郑天明你们也对负不了。将他激怒了,他那天把断剑令往你府门上一插,你就是养在多的江湖高手,也于事无补。他的手里捏着江湖各大门派,可抵雄兵百万。你不明白吗?

太子说到这里,又显得激动起来,他不停的来回走动着,腳下发出沙沙响声。太师不知是坐在火炉边太热的关系,他感到忽然浑身燥热起来,头上冒出许多汗水。

他有些语无伦次的问:“太…子,这…些你是怎么知…道”!

太子冷笑道:“别以为只有太师給我提供消息,本太子在朝中也是二十年的太子了”。

他拿起刘颜昌的奏折丟给太师道:“这个慰抚折子,你自已私下处理吧”。

哼啍!若不是李玉春大人手快,把折子暗中交给我,恐怕你现在就没那么安稳了。在说,我也不能在户部调出半分银两了。现在朝廷还在南疆用兵,耗银巨大,皇上一直催足各省,调拔粮响。这件事若是让他知道了,你猜皇上会怎么处置?

他停了一会,又道:“目前最紧要的事,昔日参予古坪口杀害尹大人一家的凶手,其中好像还有飞虎门的人,目前晋王正在追查这些人的下落”。

记住,尹大人一家的血案,就可以桶破天,你该知道怎么办,自已去擦屁股吧!如果,若是被三弟查出铁证。皇上是要杀几个大臣来按抚民心的,好自为之吧!明远!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