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赴宴赏石2

隐龙志 释小沙 1504 字 9个月前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清心居士附掌叫好道:“好诗,好诗,韩昌黎不愧为唐宋八大家,这首《山石》正道出我等的心境。‘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人生如此短暂,岁月蹉跎无情,对此良辰美景,就该抛开一切,怡然自得,体悟本真,什么官位,什么名利,还不都是身外之物,岂能为了追逐它们,而处处受到束缚呢?此诗大佳,可供参考。”

三山看客听清心居士极力赞赏,举起茶壶,拿出喝酒的气势,将茶水骨碌碌地一饮而尽后,得意非凡地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如能赤着脚丫,在溪流中濯洗,耳听水拍涧石,雄壮激荡,眼观风振衣袖,飘然起舞,人生还有什么事比这更畅快的呢?用韩愈这首名诗刻在此石,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清心兄,你明天就约定名工巧匠前来,保证让清心园

又多一处美妙的景致。”

江逸飞虽然不懂诗歌,但是听他们将那种“当流濯足”的意境描述得如此之佳,也不禁为之神往,当下不断地默念:“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清心居士正要宣布将此诗刻于石上,突然看到四海游者低头冷笑不语,忍不住问道:“四海兄,你觉得此诗不好吗?”

四海游者道:“韩愈是唐朝大诗文家,他的诗怎么会不好,只不过被硬生生的搬到这里来,就像把三山兄拉到母猪栏去配种,完全对不上号。”

三山看客怒道:“你说什么,我什么时候变成公猪了,要去和母猪配种?”

四海游者道:“这首诗明明不合适,你却偏偏要把它配给这块灵石,你这不是虽然不当公猪,却老想着干公猪的行当吗?”

三山看客怒气冲冲地瞪着四海游者道:“四海兄,如果你能想出一首诗来,比我推荐的这首好,且能说出好的理由,我可以不跟你计较,否则,从今以后,我三山看客永不与你共桌。”

清心居士正要相劝,四海游者向他摆摆手,对三山看

客笑道:“这么多年了,你的老毛病还是没有改,受不得别人半句批评。韩愈这首诗虽说要抛开一切官位和名利,不为世俗之事所羁绊,但语句中终究带有落寞愤世之意,与这得天之道的灵石尚有一些不契合的地方。”

武官关展刀在一旁听这些文人雅士没完没了地讨论起“阳春白雪”来,觉得十分地无趣,见清心居士还不上酒菜,而肚子又不争气地咕噜作响起来,恨不得把手中的茶杯吞下肚去。

三山看客精通诗文,听四海游者说得有些道理,却还是不服气道:“品评诗文,谁人不会?你有本事,推荐一首与这得天之道的灵石相契合的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