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4

落日风雷 笑笑香妃 2428 字 9个月前

天赐一阵犹豫。就这样径直过去落座原也无可厚非,但他与这其貌不扬的中年人素不相识,打扰了他的酒兴,未免于心难安。那中年人猛然抬头,看见天赐的踌躇之色,便猜知他的心意。抱拳道:“兄台请坐无妨。出门在外,随遇而安,没有那么多讲究。”

天赐道声谢,撩袍襟坐到他对面,吩咐店小二取酒上菜。那中年人笑眯眯地看着,搭讪道:“听老弟的口音,不象是本地人。官话说得好,应该是北面来的。”天赐笑道:“兄弟是山东人氏,家在兖州府,小地方。”

那中年人道:“山东自古多豪杰,兖州府也不是小地方。看老弟这付身量,不愧为山东人。一定也是豪杰之士,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天赐笑道:“兄台过誉。兄弟读书不成,复又学剑。学剑不成,浪迹江湖,四海为家。岂敢自称豪杰之士。听兄台的口音也不是南人,请问府上是…?”那中年人道:“兄弟是南阳府人氏,套用老弟的一句话,小地方。”

中年人风趣健谈,天赐不禁为之莞尔。说道:“南阳府才是自古多豪杰,当年出了个高卧隆中的诸葛孔明,未出家门已定天下三分之势。兄台与他是同乡,

足可引以为豪。”那中年人笑道:“老弟这就外行了。诸葛孔明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祖籍在琅琊郡阳都县,就是现在的沂州府,与兖州府近在咫尺,自豪的应该是老弟你。”

两人一番谈笑,将距离拉近了不少。待店小二送上酒菜,那中年人擎杯在手,说道:“古人云: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我与老弟虽是初识,却一见如故。今日有幸同桌共饮,也算是有缘。来!为你我的缘分干一杯。”两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那中年人问道:“老弟也是等船过江吗?”天赐道:“不错,过江到镇江府一游。”那中年人道:“镇江府是个好地方。自古便是江南重镇,三国时称京口,吴主孙权曾驻跸于此。晋时为延陵,宋时为润州,也是江运漕运的大埠,南北咽喉之地。祝穆《方舆纪要》说它内控江湖,北拒淮泗,山川形胜,自昔用武之地。江藻《镇江府月观记》称之为千山所环,中横巨浸,形胜之雄,控制南北。此地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地势险要,兵家必争。”中年人谈兴大发,滔滔不绝。他博闻强记,对地舆风物食货乃至历代典故朝政得失所知甚博,见解独到,令天赐大为钦佩。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中年人虽然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绝非凡俗之辈。天赐读了十几年书,但所学多为诗词歌赋,八股文章,于治世实学上未免差了些。与这位中年人对坐一谈,天赐深感汗颜。

钦佩之余天赐便向他请教。中年人有问必答,不加思索,解说之透彻,令天赐大为叹服。天赐一时怜才心切,顾不得是否唐突,说道:“兄台以此经天纬地

之才,屈身于市井之间,岂不辜负了有用之身。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捐躯以赴国难。值此多事之秋,正是施展抱负之机。兄台何不投效朝廷,为国尽忠,为民谋福。凭兄台才学,轰轰烈烈建一番大事业,博得个青史留名,岂不壮哉!”

那中年人微微一笑,说道:“古人云: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老弟之意我不敢苟同。”

微子事是商纣王的庶兄,箕子是纣王的叔父,都曾数谏于纣王。纣王不听,遂一个出走一个被囚。中年人如此说自是将当今天子比做纣王,断言国家将亡。天赐不免暗暗吃惊,说道:“兄台此言差矣。如果天下太平,平庸之材便足以守成,何须兄台?正因生逢乱世,才须兄台这等盖世奇才,救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汉末之乱,皇室气数将尽。但诸葛孔明感于刘玄德三顾之诚,出山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何曾想到过成与不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等的气魄!我观兄台才华不下于诸葛,当不令古人专美于前。”

中年人摇头道:“非也,非也!天命所归,岂是人力所能挽回。逆天而行,智者所不为也。人各有志,老弟不可相强。”

天赐黯然叹息,却仍然不死心。说道:“你我交谈许久,还没请教兄台尊姓大名,失礼之极。”那中年人笑道:“不才姓陆名鸿儒。承蒙老弟辱及,愧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