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和他的十五叔不一样,他对大明的一草一木都没有任何一种哪怕是形式下的好感,他之所以投奔大明王朝,原因只是因为权宜之计而已。
作为当年的大清王朝的肃亲王,虽然没有正式的太子位分,但是皇太极是最宠爱他这个长孙的。而且多次在他的面前来提及,要他以后要做一个很牛的君主,如何如何,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且不仅如此,还让豪格执掌两个黄旗。现在一切都没有了,什么太子什么君主,早就已经是昨日黄花了。现在他们都只是大明最普通的臣子。
崇祯皇帝可以对豪格生杀予夺,如果不高兴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把这位曾经的肃亲王给干掉,而且毫无心理压力,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这一次的出征命令,摆明了就是拿他当宋江使唤,他不是不反抗,而是没有办法反抗。因为他现在如
果公开和大明对抗的话,很可能会被轻易的吃掉。
自己的十四叔早就看着他不顺眼了,而且大明朝廷对这个曾经的皇长子也肯定没有什么好感,这一次去四川,就是想让他自生自灭而已。
豪格如果在这个时候偶然的显露出任何一点不满的情绪,都会被找到一个口实干掉,而且对他的进攻,多尔衮肯定会是一个不需要动员的急先锋。
思来想去,还是入川比较好,如果这一次顺利的话,灭掉了张献忠,大明军队反而不敢再小瞧自己,不敢再随便的动自己。就是这个主意。想明白了以后,豪格出发了。
急行军半个月后,豪格带领的一万八千人到达了四川成都外围。这个速度可谓不慢,并不是豪格是一个多么有责任心赶进度的人,他是觉得,快点到前线来,总比在后方挨黑枪要好的多。
这真是个聪明人,与此同时到达的,还有给他下达部文的兵部尚书饶安。两个人就在成都府外碰面了。豪格现在按照职务来说,是抚川将军,应该是战役的
总指挥了。可是偏偏崇祯的旨意里,又加上了一句,归属饶安节制。
生生的把这个总指挥给降级成了副职。这是一个很糟心的事情。但是豪格不在乎,这是因为那个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的道理,有枪就是草头王。
豪格才不在乎是什么将军不将军的,只要手里的兵还是自己的,你们谁能奈何的了我什么。我豪格说东,我这些兵就不会往西边走。你又能够把我怎么样。
手里有这些子弟兵,豪格就不担心饶安会对他下手。因为这些兵完全是正经的两黄旗亲兵,是已经不能再嫡系的嫡系了。作为豪格来说,他对这些兵说了还是好使的。
但是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过得去的。他还是递了手本去见饶安,饶安倒是没有什么架子。告诉豪格说,:“你这一趟入川,千里迢迢辛苦备至。其实我饶安没有什么能耐,只是一介武夫,你是有名的猛将,又带领着你旧部精锐,这一仗,一定要打出威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