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袭扰敌后

但是多铎在进军山海关的时候,就没有这样拿着汉军当炮灰使用,他是用正经的满洲旗兵来作为排头兵的。虽然那场战役,是双方互有胜负,多铎的镶白旗损失的人数较多,大致在将近两千人左右。而山海关边军占据了主场优势,却也损失了五百人以上。更重要的是,城墙差点被凿成了豆腐渣工程。

我再次的说一遍,我并不喜欢满洲军队,我也不喜欢侵略者,我自始至终都认为,马背上的得意和马刀下的冤魂,生命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脑袋掉了虽然只有碗大的疤瘌,但是这个疤瘌是不太好愈合的。

然而纵然如此,我却不得不承认,满洲八旗的战斗力,是那个时代的强者,当世罕有其匹,灭高人有罪,我是一个尊重事实的人。在当时,能够和八旗士兵正面交战的,

基本是也就是天雄军(已经集体阵亡)和关宁铁骑了。后来的孙传庭所部秦兵还没有登上这个时代的历史舞台。

经常看一些抗战题材的作品,知道游击战术的精髓,那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是对于山海关的士兵来说,山海关这座孤城就是他们最后的军队,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能打的赢,他们是胜利者和守卫者。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么他们也无路可走,只能死在这里。

多尔衮是一个后世称道的军事天才,也是一位政治大家,不然,他不会留下关于皇父摄政王和成宗义皇帝的种种传说。但是此时此刻,他还并不成熟,至少在山海关前,作为四万大军的统帅,他并不成熟。

他一遍遍的让汉军士兵冲上前去送死,明知道这样的添油战术没有什么大的效果,却依然这样做。这也说明了,汉军旗在他的眼里并不是地位低下,而是根本就谈不到地位的事。这一点,他比起来和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多铎来,真的是差了很远。

这位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猛将,此时此刻是四万大军的统帅,但是他并没有定位好自己的位置,以至于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做事。他并不知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在内部攻破的。如果汉军旗反水的话,直接会导致战争的天平倾向。

我们已经把主角饶安晾在后台很久了,如果再不让他出来露个面的话,那么估计很多看官已经忘记了他是主角了。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故事情节铺排的太长了,大致整篇下来得两百万字的篇幅,有时候单单把故事情节给介绍的差不多了。就会影响主角的出场。

然后我决定,让他出来透透气了。我们说过了,知道多尔衮贸然向山海关方向出兵的时候,多铎也立刻做出了接应自己哥哥的选择,他虽然和哥哥之间发生了一点小误会。但是哥哥毕竟是哥哥。

在出征之前,开一场动员大会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这场动员大会上,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多铎同志本来处理的相当好,准备去斩草除根,但是他派去执行这个任务的苍白同志去是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