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这才娇笑道:“我就知道猛哥哥最好了!”
两人又休息了一会儿,想趁着天早,多走一
点路途,免得误了行程,这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倒是少了些独自赶路的寂寞。只是王猛念及静姝一个女子,体力比自己差了许多,走个几里路就要找个地方停下来歇一歇,以致于都快申末酉初了还差一半多路途才到洛阳。
还好王猛这几年来往嵩山、洛阳间多次,记得半途有个客驿供旅人投宿,也就不那么着急,和静姝边走边赏那路边风景。再走了半个多时辰,到了那客驿,要了两间客房,又一起用过晚饭,都是一身疲累,就安息睡下。两人这一路游山玩水般的赶路,本来只需几日的路程,硬是走了半月才到得华山脚下。
刚到华山,已是酉时已过,两人一路玩乐,这身上盘缠早已没剩几个,此时正愁寻何处落脚,忽听得一声呼喊道:“前面的可是王猛王兄弟?”
王猛听得是在叫自己,开口应声道:“正是王某,不知兄台可是前来接引之人?”
这人道:“正是,我名李化,奉师傅之命,在这华山脚下已等了贤弟半月有余,迟迟不见到来,还以为师尊唬我,今日总算得见,我也可回山复命了。”说着便邀王猛一同上山。
看到王猛身旁姑娘,抬手作礼问道:“未请
教,这位姑娘是?”
这一问让王猛有些不解,但还是答道:“这是我妹妹,小名叫做静姝的,和我一同前来拜师。”
李化道:“贤弟莫怪为兄鲁莽,只是师傅从未收过女徒,这山中又都是男子,少有女子到得。既是令妹,想也无碍,就一同上山吧!”
李化走在前面带路,王猛和静姝紧跟其后,一路上只见山石峥嵘,树木苍翠挺拔,而这山间小路甚是光滑,显然是常常有人行走所致。
到得山腰间,见前面一间道观依山而建,关中白烟飘出,想是观中香火兴旺,再走进一些,见门额上写着“白云观”三字,再看那观门大开,看来似有丈余高宽,甚是气派。
本以为这‘白云观’便是那高士隐居之处,谁知那李化竟从观门向左又折路向上走去,见王猛两人还在看那‘白云观’,唤道:“还不随我来,等会误了晚饭可就不好了!”
两人闻言,忙回神疾步跟上。又登了近半个时辰,终于看见在那山峰处,俨然耸立着一座宫殿,这巍峨气派,丝毫不逊于山腰处的道观,只是这山峰处只修得一座,少了些味道。
李化来到那殿门前,向门前童子通报说已将王猛接来了,童子进门传达,一会儿李化和那童子一同来请王猛进殿,进得殿中,只见一鹤发童颜的老人坐在堂上,那在嵩山见过的皓首老人侍立一旁。
王猛知自己所寻之师就在眼前,忙放下背囊,跪在堂下,先拜上三拜,抬头说道:“弟子北海王猛,蒙贵人指引,特来拜师,还望贤师不以猛质劣,收为弟子,教猛成才!”
老人点点头道:“汝既拜我为师,愿学何术耶?”
王猛见问,答道:“但老师所授,猛皆愿学之!”
老人道:“世间之学,博大精深,若要全学,怕是你终老华山亦未可成。不若先言尔志,因志施教,或可无差矣!”
王猛道:“猛见世人被战祸,家破人死,不得安宁,愿能拯天下黎民于水火,使得复守太平!”
老人道:“此壮志也,吾知尔所愿学之术矣!”
又对李化说道:“守正,还不扶你师弟起来。”李化走到王猛身旁将他扶起,王猛像是想起了什
么对老人道:“师傅,弟子在出门时父亲为我取字‘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