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常回家看看

我不是天王 何未满 1696 字 9个月前

方孝节这话说得跟天书一样,白守夜哪里听得懂?一双眼睛直瞪大。

田川则是由衷地赞叹了一句:“不愧是国外回来的高材生,一耳朵就把这重点给听出来了。”

方孝节轻轻一笑,看起来心情不错,却没有再回应田川,只是听着歌。

……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

沈欢不止是歌换了,整个人的台风也是随之变幻。

他并没有用苦大仇深的深情方式来演绎这首歌,而是选择在适当的情感真挚中不乏轻快活泼,肢体动作也随之增多,配合这首轻快的歌曲,将现场从之前的低落氛围中拉了出来。

这首《常回家看看》是另一个世界文工团歌手陈某的代表作,曾在99年登上春晚,并以简单上口的旋律和直白的歌词红极一时。

除了有春晚的推动外,歌曲本身简单洗脑的旋律和歌词也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尤其是中年人群体,对这首歌是无比的热爱,而这里面也就反应出了一个音乐市场细分的问题来了。

随着年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等因素的不同,不同人群对于音乐风格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死了都要爱》这首歌,二十一世纪初的年轻人听得很嗨,奉为神曲,中年人却是只觉得那是狒狒在嚎叫,吵死个人。再比如说隆央某玛的《月亮升起来》,许多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年人觉得非常好听,大多数年轻人听了却只想睡觉。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举例,真要认真研究起来这里面的东西,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还一直都在变化中。

而沈欢拿出这首歌,一来是应和了白老板“欢快一点”的要求,二来是因为这歌讲述的是亲情,倒是也能和今天这葬礼扯上关系,三来就是应对了他现在这个受众市场。

沈欢认为音乐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不适合。

现场宾客大多数都是白守夜老娘的子侄辈、农村的中年人,对于这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他唱点阳春白雪只是自讨没趣,还是唱《常回家看看》这种直白的歌更能为人所接受,所享受,毕竟他也不是专为白老板服务嘛,眼下都是听众,作为一个敬业的演员兼歌手,他也要照顾到他们的感受。

而在沈欢的演绎方式下,这首《常回家看看》也确实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当他第一段副歌结束的空隙里,台下的人纷纷大声叫好,还有人暂时放下筷子鼓了鼓掌,可见这演出他们是相当满意的,空气中弥漫着欢快的味道,整个会场的氛围活泼起来。

就是白守夜总觉得渗得慌。

常回家看看?

虽然他也听出这直白的歌词是呼吁亲情的,这首歌也确实听起来很欢快,但是他老娘的灵堂就在旁边,沈欢这么唱,他怎么总觉得他老娘今天出殡了后晚上还要再回来看看一样?

着实怪渗人的。

“小豪!”

白守夜招招手,把他那子侄辈又叫了过来,正要叫他去对沈欢说下一首别唱这么渗人的了,田川却是突然出声,插了他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