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一听是这么重要的事情,那就听听吧!
“好,你念吧!”
按照传统,大臣上疏应该有专职太监来念,只是多尔衮嫌费劲,打算早听完早散朝,所以才让孙之
獬自己来念。
孙之獬听多尔衮这么说,赶紧打起精神,打开自己写的奏折,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孙之獬这篇奏折写的很长,从满清在关外起兵开始,洋洋洒洒上千字。孙之獬不愧是专玩笔杆子的翰林学士,从法理和道理两方面阐述了满清夺取明朝江山的合法性。
满朝文武大臣有一半是不识汉字的满洲人,听孙之獬在这之乎者也大拍马屁,很多人都听不懂。就算懂一些汉学的多尔衮,也听得一知半解。
多尔衮听孙之獬一开始只是拍马屁,原本想要阻止他,不过孙之獬说的是多尔衮老爹努尔哈赤的事,作为儿子的多尔衮也不好打断,没办法只好耐着性子听下去。
那知道孙之獬读到最后,话锋一转,高声说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多尔衮虽然不太懂这种文言文,但是也能听懂一些,再加上孙之獬用的并不是什么生僻的语言,所以多尔衮还是完全理解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孙之獬最后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皇帝您现在已经占了大明江山,万事都要有个新样子,而头发样式和衣服样式也要有个新样子。如果还按照明朝那一套来,到底是皇帝您征服明朝呢还是明朝征服皇帝您呢?
满清现在是征服者,将以前不可一世的大明王朝按在地上摩擦,也占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但是满清所有贵族心中还是有一丝自卑感的。这就像一些穷鬼泥腿子,发家后不惜重金也要在家中摆上一套二十四史,弄得自己好像多爱学习一样,其实可能这套书一辈子都没翻看一页。
满清这些上层贵族也是这样,其实在当年皇太极活着时候就有了这种苗头,满清贵族喜欢穿汉服、抽烟草、看汉族戏曲,当年皇太极也下过严令,要保持满洲自己的传统。可是文化这种东西向来是高端渗透低端,你满洲的饮食、衣服、生活习惯确实不如汉族先进,所以皇太极的禁令大半都没有什么效果。
满清入关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多尔衮这时作为满清的当家人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控制,让汉族文化继续渗透下去,不要说当年蒙古人的百年国运,三十年后就没有满洲人什么事了。(多尔衮想的还真对,三十年后的三藩之乱,满洲八旗就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
所以为了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再加上要从文化层面打击汉族的文化传统,在多尔衮刚占领北京后,在顺治元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日,就在北方各省颁布剃头易服令。
这条命令的颁布让原本已经平静的北方各省马上遍地烽火,多尔衮也没想到汉族人反抗这么激烈。当时满清还只占有山西一部分、山东一部分,所以多尔衮为了大局着想,在五月二十四日,多尔衮宣布收回成命,允许汉人照旧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