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殇(二)

付如海听了慨然长叹,说道:“老剑客考虑问题全面,如海自叹不如。好,我这便写奏疏!”于是,他立刻命人磨墨,开始斟词酌句。

首先,他讲明了自己主战的立场,并对李鸿章为代表的“太后派”主和观点予以抨击,讥讽他是妇孺之见。

其次,他着重说了慈禧寿辰一事,他说:“国之将灭,何来寿辰?举国哀伤之际,太后仍要庆祝寿诞。此非远民之举?臣虽武将,不识大体,但也知‘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的道理,望陛下说服太后,以天下苍生计,减少用度远离奢华,节省之金银用于军队装备,战胜琉球小国,虽非指日可待,但也是有曙光矣!”

再次,他表明了自己态度,如果万岁需要的话,古镇重兵尽可出动,援助正在交火的战线,争取挽回颓势。

接着,他另附一个书信,将戚威的担心写了进去。并将塔塔拉虎说的一些话,经过修改以后写了进去,讲明了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差别,以谏言的形式说明了整顿吏治大兴农商以及引进国外技术的重要性。这才封好命人加急送往京都。

光绪接到了付如海的奏疏和书信,立刻感觉拳拳之忠心,不由得坚定了主战的想法。并且找来李鸿章

等人,研究大清未来怎么走。至于宝藏一事,他特批了付如海一句话:宝藏勿动,此乃振兴大清,扬我华夏之龙威的物质保障,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擅动,违令者斩。令塔塔拉虎为镇宝都尉,与爱卿同进同退!

塔塔拉虎原不想再入官场,虽然事后已经知道并非光绪参与了断尘寺投毒事件,但仍因为看到了官场黑暗,心生疲惫打算隐退山林。此时圣旨下,而且正值特殊历史时期朝廷用人之际,他不得不接旨,成为了付如海座下的镇宝都尉,官阶正三品,其实,这个官职已经超过了当初塔塔拉哈。也算是光绪对戚家的一种补偿。当然,这也是因为塔塔拉虎能力在那儿,要是他的弟弟的话,恐怕光绪连问都不会问。

很快到了一八九五年一月份,此时日本军队对威海卫发起攻击。威海卫是北洋水师最后门户,如果这里沦陷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此时因为李鸿章主和,在兵力配备以及军需物资上,并没有给威海卫足够的补充,结果让日本军队在一个多月时间便占领威海卫,逼迫光绪和慈禧投降。

慈禧此刻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她立刻找来户部侍郎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日本广岛议和,结果日本认为此二人官阶太低,要求清政府派遣李鸿章和恭亲王奕欣前往议和。

李鸿章接到旨意时,浑身不由得一僵,他对儿子

李经方说道:“如此,汉奸之骂名要随我一生矣。也许我死后就连尸体也不得安宁!”李经方听了父亲之言顿时痛哭流涕,但是此时放眼清政府,能胜任这个任务的也只有李鸿章。荣禄等人早就藏好了尾巴,等着看李鸿章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