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殇(一)

于福大人的话,你怎么说?”渐甫二字,就证明慈禧并没有真的想处罚李鸿章。福大人听了这二字从慈禧口中出来,就知道自己这一记重拳算是白打了。

“我承认自己的指挥有问题,但事出有因,我也是为了保留实力。须知北洋水师,那可是我半辈子的心血,就好比我的子女一般。看到他被人打残,我,我…”李鸿章说到这里有些激动,花白胡子微微抖动,眼里的泪花泛出,他拂袖拭泪继续说道,“老佛爷,微臣知道国库空虚,支撑起这么大的北洋水师,朝廷真的倍感吃力。为了节省开支,三年前水师便停止了购买炮弹以及鱼雷,这是这次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李鸿章心中有气,因为从三年前为了给慈禧准备寿诞,从上到下开始勒紧裤腰带,停买炮弹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但是,他不能直说,只能暗有所指,大臣们都不糊涂,不管是“保皇派”还是“太后派”,都对李鸿章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

慈禧听了老脸发黑。荣禄和李鸿章都是“太后派”中坚人物,他和李鸿章私交不错,见李鸿章心有不

悦,于是立刻站出来打圆场。他叹口气说道:“我们知道,李中堂这些年来开展‘洋务运动’,的确强壮了我大清国力和兵马。只不过,如今我大清官场混乱,上内部争斗不止。上官不和,下边的训练也受到影响,兵士们都是敷衍了事,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战败原因。俗话说一个人全身是铁捻几根钉?李大人一个人,想改变当前吏治,真的是小草之于大石。所以,微臣在此奏请,希望陛下和太后励精图治,先从吏治开始整顿,如此才能政治清明,才能‘柔远人、来百工’,强我大清,扬我华夏之龙威!”

荣禄的话得到了“太后派”大臣的一致支持,甚至于“保皇派”的人也有点头的。李鸿章听了荣禄的话,大有被理解的感动,他跪倒在地说道:“臣启万岁、老佛爷,老臣不敢说自己无罪,但的确如瓜尔佳大人所说,现如今的吏治的确需要下重手来整顿了,不然所有决策都贯彻不下去,上边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到了下边往往走了样子,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圣上,太后,君如船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慈禧听李鸿章唠唠叨叨不由得直皱眉,为什么?因为现在她关注的是议和,而非什么百姓啊官场吏治等等。头一个月也就是十月份,慈禧已经让恭亲王奕欣向日本求和,结果被日本拒绝,真是打了大清政府的脸。如果想继续求和,这个使者看样子只有李鸿章适合,只是看李鸿章现在这个忧国忧民的样子,会不会同意去议和?

“爱卿平身,你说的那些都得度过眼前难关才能施行。现在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慈禧说到这里,转过头来对光绪说道:“皇帝,也是这个意思。”

光绪只好点头,叹口气道:“当初,两个交战,我认为日本人立脚未稳,最宜速战速决,只可惜…如今,战争到了这样的局面,是我始料不及的,也是诸位爱卿始料不及的。战争打得是钱财,一颗炮弹就是三十两银子,那都是实实在在的血汗,如果再这样打下去,于我大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十月份,老佛爷让恭亲王找日本谈和,可惜日本拒绝了。而今,日本

人摩拳擦掌,看他们的架势明显要夺取威海卫,继而攻取我华夏,作为炎黄子孙,我载湉心痛万分…”

慈禧听到这里已经不耐烦了,立刻抢过话头:“诸位爱卿各抒己见,接下来是战还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