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恰得其名”“必当如此”......众人无非就是这般恭维、认可、推崇的话,其他还能有什么言语。
不服气?
呵呵,拿什么不服气!有本事,一个晚上也写出五首传世之诗出来试试!
其中三首更是一气呵成,随口吟诵!
说程处弼提前写好?
就是提前写好,那又如何,那也要能提前写得出来!这可都是传世之作,又不是大街上的烂白菜!
代笔?
作诗可是唐初贞观年间科举考试中,重要的一项,能写出这般传世之作的,那科举考试早名列前茅了。
有这文采,早跟上官仪一样,在朝中自个混日子了,还用得着给程处弼当代笔。
“多谢诸位抬爱了,程处弼受之有愧!”
程处弼惭愧地抱拳拱手,他这不是谦虚,他是真惭愧。
他愧对曹松、愧对杨炯、愧对李贺、愧对王翰、愧对王昌龄......
“妹婿真才实学,名至实归,何用如此过谦!”
李泰和颜悦目地赞叹一声,转而又故作难色,朝着程处弼提议道。
“不过呀,妹婿今日毕竟是上元佳节,主题是上元之夜,要想令大家伙真正心服口服,还得吟上一些上元之诗才是!”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呀?”
言说之间,李泰还很民主地同着周围的宾客一吆喝,征询着大伙的意见。
当然了,这种意见根本是不用征询的,文无第一,谁希望承认程处弼是第一俊彦呢!
李泰自己也是这般想,程处弼擅长军旅诗词,所写通通都是传世名篇,这虽在他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这元宵节的诗和同军旅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他可就不信了,程处弼还能做得了元宵节的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