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釜山海岸,前望舳舻满湾、旌旗横空的唐军舰队,后顾铁甲严严、马蹄声脆的唐军铁骑,阿昙比罗夫绝望地领着大军向大唐投诚。
可惜,受了某位大人物密令的唐军将士们似乎并没有听到阿昙比罗夫的投降声......
千骑自陆地上风卷来袭,万箭自船头穿空而发,头颅向天抛,鲜血撒大地......
折畔军队在阵阵哀嚎中,走向阵亡......
歼灭阿昙比罗夫的部队之后,李谨行留下部分军士镇守釜山,率领着右忠番卫调转马头,回军南向,收复新罗失地。
他在百济中部的南岸,还有城池尚未攻取。
就是攻取了中部南岸的城池,也可以继续率军,自中部南下百济本土的西部海岸线,攻取那些尚未起义的城池或是已经起义的城池。
他没有必要死磕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和自北而来的阿史那社尔争抢着这剩下来的功劳。
而刘仁轨也率领着水军调转船头,经对马海峡北岸海岸线,从新罗海岸向百济海岸进发。
新罗本土上的折畔军队歼灭了,但他的肩上还担负着防止百济王族向折畔逃亡的任务。
同时,他也可以继续配合李谨行的部队进攻,防止百济的军队出逃折畔。
洛东江岸,围剿阶伯的残兵之后,李伯瑶率领着左卫将士直接渡过洛东江,向南原京进军了。
因为李谨行此前已经攻下了高灵、江阳、天岭等城池,为他扫平了障碍,且左卫都是骑兵,李伯瑶行动非常迅速,一路畅通无阻地向南原京进军。
大唐其他数路的军队,行动都非常的迅速,因为速度越快,取得的功劳越多。
而得到程处弼南下的消息之后,苏定方的动作反而慢了下来,给部队一顿不短的休息整顿时间,准备充足之后才向着淳化城发起进攻。
程处弼南下,显然是为了见证居拔城的攻破,百济的灭亡而来。
从汉阳城到居拔城,相隔三四千里,就是骑兵“三日五百、五日一千”的大奔袭速度,程处弼到来,也要差不多两旬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