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俨然已经成了百姓心中的饭桶和笑话,至于那个什么辽东赵子龙,更是被人嗤之以鼻,认为吴三桂太过名不副实。
所以吴三桂对于赵无忌以及他手下的诸将,心中是又嫉又恨。
至于一旁的虎大威和猛如虎二人,心中则充满了羡慕,欣慰和惋惜等情感。
羡慕的是陈国宝,李定国等人的升迁,欣慰的是,跟随着赵大人,自己等人也终于立下战功,击败皇太极率领的清军主力,不但洗刷了巨鹿一役失败的耻辱,也算是替曾经的大帅卢象升报了一箭之仇,此战斩杀清兵四千余人,想来亦足以告慰卢督师的在天之灵。
高兴之余,他们又为两手空空的赵无忌感到惋惜,虎大威两人都是纯粹的武人,朝堂上的政治斗争两人既不擅长,也不想参与,为了避免赵无忌尴尬,虎大威两人便跟着面色如常,心内暗爽的吴三桂一起,匆匆向赵无忌告辞而走。
三人走后,徐怡也从屏风后面踱了出来,她深深地看了赵无忌一眼,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招呼上徐彪,低着头匆匆而去,说是要去看望在此战中的明军伤兵。
此时的营帐之中,便只有夏允彝,唐维,韩勇,以及为了接旨而赶回来的刘芳亮和始终侍立在赵无忌身后的商敬石。
除了心思单纯的韩勇,其他的人都从崇祯的旨意中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众人各怀心思,一时无言,赵无忌则皱着眉头,凝神思索着如今应对之策。
嗯,他目前的敌人,除了满清之外,大概率还要再加上一位崇祯皇帝了。
想到这里,赵无忌的心中觉得有些悲凉。
在座众人中,以刘芳亮加入赵无忌麾下团体的时间最短,他为人机警,早先曾闯荡江湖多年,经验也最是丰富,从皇帝的旨意中,他已经看出来了一些东西。
崇祯旨意中的拉拢分化之意,刘芳亮心中雪亮,
此时此刻,他晓得自己必须要表明立场,是站皇帝这边,还是站大人这边。
答案简而易见,刘芳亮很快便做出了选择。
轻咳一声后,刘芳亮徐徐站起,面向赵无忌双手抱拳,“末将乃反贼出身,幸得大人不弃,简拔于微末之间,立下些许功劳,不足挂齿,末将此生惟愿跟随大人鞍前马后,唯大人马首是瞻,请大人放心。”
正在冥思苦想的赵无忌这才把注意力落回了营帐内,听完刘芳亮一席话,他脸上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色,让人琢磨不透,略一沉吟后,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刘芳亮暂且坐下。
眼看营帐中的诸将都是赵无忌的心腹,并无外人,夏允彝斟酌良久,终于也缓缓站起,脸色肃然地看向赵无忌,“大人,皇上此举大有深意,诸将皆有封赏,却独独漏了大人一人,此中深意,请大人三思。”
“夏先生的意思是?”赵无忌望着夏允彝,幽幽问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今清兵尚在我大明境内,皇上便对大人起了猜忌之心,如此刻薄寡恩,居心叵测,大人不可不防。”夏允彝一字一顿地说道。
赵无忌迅速地瞥了夏允彝一眼,目光闪烁,却没有说话,夏允彝的这番话,若是落入旁人耳中,已颇有些大逆不道,帐中诸将却皆是脸色不变,人人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态。
眼看赵无忌没有表态,夏允彝顿时便是心中一急,他望着赵无忌,再度开口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皇上先是提拔诸将以分大人之权,下一步便会寻找把柄,削去大人官职,如此一环套着一环,步步紧逼,大人切不可坐以待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