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取经

半导体单晶硅是电子工业的基础,七十年代末华投在单晶硅领域有了不少突破,相关技术国内传播后,他们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可是作为国营企业,他们资金积累不够,没有办法搞产业升级。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他们还是只能生产七十年代末的三英寸晶圆。

此时国际上已经开始普及八英寸晶圆,倭韩的企业正在全力攻克十二英寸,这差距就拉得太大了,京玻的产品自然就没办法出口了。

就算在国内,他们也被欧派微芯远远甩在了后面。欧派微芯下属的晶圆厂已经吃透了六英寸晶圆的相关生产工艺,并且正在全力攻关八英寸,虽然比国外还差了一代,但毕竟没有拉得太多。

虽然国内还有不少低水平的半导体生产线,但是这些生产线还在运转的没有几个,而需求量最大的华投则优先使用自己的晶圆厂,所以京玻这几年已经相当困难。

既然连老厂长肖老都得了硅肺病,那么整个京玻就肯定有无数人得病,所以京玻的职工负担自然为非常重,这也是肖老询问的原因,他不放心这些跟着他在火红年代挥洒青春和汗水的老职工们,不希望他们流血又流泪。

正是因为京玻的情况特殊,孙祖杰对京玻的改制比较小心,京玻属于汙染企业,必须搬迁,但是对于京玻的老职工,特别是有职业病的老职工,也绝不能丢下不管。

对于职业病的医保,他对职工保险公司特别嘱咐过,这一块国家有责任,必须足额保障,至于缺口资金问题,他会想办法。

而京玻的未来,孙祖杰也有打算,那些低端的家用玻璃要慢慢减少产量,必须进行技术升级,集中精力搞汽车玻璃,各种光学镜片和硅晶圆。

但是京玻没有资金,反而有不少还不起的贷款,贷款现在统一由京投解决了,这样他们的负担就小了不少;

至于搬迁和未来发展的资金,京玻佔据的地皮会由京投买下,这样京投集团扣除归还的贷款以外,还可以获得一大笔搬迁和技术改造资金。

孙祖杰还让他们找到了华投投资部,请华投以资金和技术入股成为京玻的大股东,并对京玻进行技术改造。

之所以能拉来华投,也是因为京玻有生产光学镜片和晶圆的长期经验,扶持京玻发展也同样符合华投的战略利益。

京玻未来需要为京东方等京师电子产业园的企业做配套,提供各种高端电子光学类产品,他们应该以美帝的康宁玻璃为学习的对象,这是孙祖杰为他们定下的宏伟目标。

但是要想做到这一切,需要长期不懈的投资和技术研发,还需要非常有执行力和眼光的领导层,现在京师的考察组正在考察他们的领导层,希望找到一个熟悉情况,又有能力的领导者。

除此之外,还必须给京玻找到一个长期的资金源泉,孙祖杰想到的就是汽车玻璃,华国汽车大爆发已经不远了,未来京师坐拥京汽和京钢汽车两大工厂,京玻的汽车玻璃肯定可以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