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1812 字 9个月前

连弩带矢开价十万钱,虽是贵了些,却是物有所值,毕竟“孔山”也冒着极大的风险。

首批千把军弩,总价亿钱,秭归县郊的复府里可没存着这么些活钱,“孔山”还明言,若是这笔买卖做得好,日后还会陆续多运几批来,不过得先付些定钱,还要抓紧些,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项复压根没还价,开口就定下万把劲弩,随后便趁夜领着最信重的嫡系子弟前往荆山,启出部分项王藏宝。

他的所作所为自是被早有预料的羽林卫看在眼里,顺藤摸瓜的查探清楚了项王藏宝的位置,果是在荆山内,楚国古都丹阳的废址附近。

齐山闻讯,亲自前往荆山确认,果是探到藏宝所在,却也没敢再深挖。

昔年西楚项氏崛起得快,败亡得更快,项声与项佗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最信重的族弟,预见败局已定,便是暗中谋划。

项佗诈做降汉,布下以项家骨血取代刘氏后裔的百年毒计;项声则是诈死,改名换姓创立了秭归复氏,在此守护项王藏宝,以图日后伺机复起。

然因事发仓促,西楚霸王昔年从秦宫掠夺的珍宝数量太多,为避人耳目,压根来不及好生处置,除了最贵重的那批珍宝,其余的皆是匆匆掩埋。

齐山和羽林卫在周围挖掘了数处地点,真是彻底惊呆了,不用再挖,也能猜到脚下的土坡乃至周边的诸多土坡全是宝物堆砌而成,只是稍稍盖上封土罢了。

他们匆匆放飞鹞鹰,给远在长安城的皇帝陛下传去密信。

这事太大,稍微耽搁片刻,都怕惹得陛下猜疑。

不是陛下多疑,实在是财帛动人心,便连齐山这等意志坚定,忠君爱国的军中遗孤都忍不吞咽口水。

秦皇横扫,从全天下搜刮的惊天宝藏,西楚霸王昔年动用三十万大军,整整花费三十日都没搬完,此时却皆被他们踩在脚下。

这是要疯啊?

刘彻收到鹞鹰传讯,虽也欣喜万分,却还不至为之癫狂。

身为大汉皇帝,全天下都是他的,再多的珍宝也没有太大意义,社会实体物资才是他真正在意的。

现实世界不是后世的小白历史文,挖出大笔宝藏就能让百姓家家丰衣足食,总体社会资源不变,粮食没变多,衣裳也没变多,金银珠玉有甚么用?

短期内向大汉市面投入过量黄金或大钱,只会造成货币贬值和物价飞涨,反倒会害得百姓食不果腹。

这批宝藏挖出来后,奇珍异宝皆会运往少府内库好生珍藏,没收藏价值的金银制品则运到国库,着大农府的冶监尽数回炉重铸,作为金锭银锭存起来,为日后发行纸币作为货币储备,以便实行金本位和银本位的双挂钩制。

与金银脱钩的纸币发行就是耍流氓,若日后出个昏君,滥发纸币敛财,那就全特么是废纸。

后世的美帝有全世界为它们买单,大汉现下只能靠自己,若是乱玩金融游戏,迟早玩完!

总之这项王藏宝短期内是不会流入大汉市面的,不管臣民是否闻得风声,刘彻就打定主意不承认也不否认。

不是刘彻贪婪,想独吞重宝,整个大汉都是他的,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珍宝,有甚么用么?

高度决定眼界,眼界则决定格局,很多人是想不明白的,就不费笔墨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