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骤然大减的海盐供应量,南阳郡的大盐商们自是顿觉神清气爽,通体舒畅,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身在宛城的大农丞东郭咸阳急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偏偏无计可施。虽然他心知南阳程氏为首的大粮商如此施为,背后自然少不了盐商的撺掇,但却苦于无法利用行政手段将其问罪。毕竟粮商们通过淮水运粮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且也并未对朝廷的漕运照成任何影响,实在让人抓不到把柄。
所谓百密一疏,多日来东郭咸阳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灵巧的经济手腕将南阳盐商们的诸多手段全都逐一应对过去,却惟独没有料到盐商们竟然还能请动粮商助阵,变相掐断了淮水一线的海盐运输。南阳郡的豪商巨贾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极其庞大的势力,实在让东郭咸阳颇为动容。
“张君,如今淮水货运不畅,大河冰期又在即,为之奈何?”东郭咸阳皱着眉头,向身旁的张骞问策道。
张骞倒是面色如常,毫无焦急之色道:“多日来大农丞不是特意命人在河南郡囤积了百余万石海盐吗?还有何顾虑?”
东郭咸阳苦笑道:“依照南阳孔家传来的消息,本地盐商虽已将不少田产矿业用以抵押借贷,却仍未触及根本。若此时发动,恐怕不能竟全功。”
张骞胸有成竹的笑道:“大农丞莫要心急,也不必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至于本地盐商的根本。乃是旗下的诸多盐矿。其实在下官看来,自从齐地的海盐产量大增,成本骤降开始,主要从事矿盐买卖的南阳盐商们就已是无根之浮萍,即便能勉强维持度日,却也不复先前的风光了。”
东郭咸阳眼前一亮,其实他本也不太担心本地盐商们的负隅顽抗,唯一在意的是暗中操盘的太子殿下和江都王刘非是否满yi他近日的成效,故才出言试探张骞。毕竟张骞作为太子中庶子,又是太子殿下特意派来辅助他整肃南阳盐业。在很大程度上便代表了殿下对此事的态度。
东郭咸阳吃下了定心丸。自是信心满满。他暗地让人将南阳孔家的孔仅找来,细细的交代了一番需要他配合的事项,便派快马向长安城和河南郡治雒阳送出了数道密函。
随之而来的大半个月,南阳孔家继续向以曹卓两家为首的大盐商们放贷。且对于抵押物并未如程氏等粮商般苛刻。似乎对诸多盐矿毫无兴趣。而是转而倾向让盐商们用旗下的盐肆等铺面和田宅做抵。
大盐商们对孔家如此厚道,丝毫没有乘人之危的仗义之举自是赞赏有加,纷纷登门拜谢。孔家的家主孔余表面上虽是笑逐颜开。心里却苦笑连连。
如今孔家早已登上了皇室实业集团的战车,而且在此番商战中越陷越深,将来皇室实业集团一旦发动反击,便是孔家和南阳诸多豪商巨贾撕破脸面,势不两立的局面。即便皇室实业集团凭借强大的背景和雄厚的实力最终取胜,但孔家在这南阳郡内恐怕也要陷入孤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