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山生气的说:“你们杀了李斯全家,这笔帐还没有跟你赵高那老头算。”
阎乐哈哈大笑:“我们杀他家也是顺应历史潮流,李唐山,想改变历史的人是你,不是我们。”
李唐山被阎乐顶撞一句也说不出来。
看着李唐山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莫名的成就感从脚底涌上心头,全身一阵阵的舒爽,继续说:“我们这次帮忙我们秦国大将章邯杀掉项梁,也是历史潮流。李唐山你说不是吗?”
李唐山又不能否定阎乐的说法,历史也的确是这样子发展的。在初期,楚军甚至稍占上风。但在之后的定陶之战,项羽的叔父项梁孤身围剿秦将章邯的部队。秦军及时支援并采取突袭的手段大破楚军,项梁战死而楚军主力损失惨重。为应对章邯之后可能发起的进攻,楚怀王被迫收缩兵力,调回项羽、刘邦和吕臣等人,准备同秦军进行决战。
但秦国大将章邯却认为,定陶之战已经击垮了楚军主力,剩下的不足为虑。于是没有一鼓作气灭掉刚刚重建的楚国,反而准备挥师北上,渡河攻打赵国。这其实也反应了秦军在当时的严重困局。他们必须用有限的人力,到广袤的数个战场之间迎战不同敌人。复国者的联军则可以彼此间遥相呼应,一面借着松散同盟吸引秦军,一面抓紧时间在本地恢复实力。
定陶之战是秦军对楚国系部队的最后一次大胜
李唐山自己本来就历史观察者,而不是历史推动者。
阎乐哈哈大笑走了,李唐山也只能在一边看慢慢远去阎乐生闷气。
李唐山知道定陶之战,章邯在阎乐帮忙下,必胜无议,只能在巨鹿战争搬回一局。李唐山带攀离一起离开定陶去邯郸找王离这个兄弟。
攀离不明白问:“相公,你为什么放走阎乐?”
李唐山摇摇头说:“现在不是杀他的时候。定陶之战,楚军会大败,我们先离开定陶,去邯郸找王离,王离所统领的长城军主力从长城沿广阳道南下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东垣并以这个交通极为便利之地。他会把东垣为南征的大本营。他会随后沿黄河东进,威胁邯郸,由南北与章邯军两面形成夹击赵国首都信都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