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百姓移居平地。”
“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百姓进屋取暖,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
徐贵道:“看星星可以知道春夏秋冬,不看星星就不知道了吗?”
魏织道:“当然不是这样。”
徐贵道:“那就好。”
魏织道:“这时,尧年事已高,让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观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
“舜于是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接着举行临时仪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
徐贵听了,道:“尧舜?尧是舜的阿爹吗?”
魏织摇头道:“不是。”
徐贵道:“那舜的阿爹是谁?”
魏织道:“传说舜的阿爹是瞽叟。”
徐贵道:“那尧没有儿子吗?”
魏织道:“应该吧。”
徐贵道:“那和我爹一样。”
魏织脑后滴汗,接着道:“舜收集起公侯伯子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日,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去东巡视,到泰山时,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
“接着,舜就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
“舜五月到南巡视,八月到西巡视,十一月到北巡视。”
“回来后,舜告祭祖庙和父庙,用一头牛作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其间的四年中,各诸侯国君按时来京师朝见。”
“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政绩明白地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衫,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
徐贵道:“那时候只有一个皇帝吗?”
魏织道:“没错。”
徐贵道:“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个皇帝?这些皇帝都是舜的子孙吗?”
魏织道:“这个我也不知道。”
徐贵道:“魏织也不知道吗?”
魏织道:“舜是冀州人,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听着魏织的话,徐贵似乎惊呆了:“舜的爹娘为什么想杀舜?”
魏织道:“应该是觉得舜多余。”
徐贵不明白道:“多余?可是他们只有两个儿子,哪里多余了?”
魏织道:“那就只有舜的爹娘知道了。”
徐贵道:“舜为什么不离开啊?”
魏织道:“这也只有舜知道了。”
徐贵听得皱眉。
魏织看着书继续道:“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事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
闻言,徐贵道:“尧有两个女儿和九个儿子?”
魏织看着书道:“这书里是这么写的。”
徐贵道:“尧有儿子,为什么还要择舜接替他的位置?”
魏织道:“那时候,还没有这般礼法。”
徐贵点点头。
魏织道:“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
“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
“一年的功夫,舜住的地方就成为了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了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城镇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了舜一套细葛布衣衫,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但瞽叟仍然想杀舜,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
“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路通向外边,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路出去,又逃开了。”
“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自己,象跟他的爹娘一起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都是自己的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