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跟宝珍换了位置,站在边上一边听胎心一边观看宝珍接生。一回生二回熟,这一趟她的动作就纯熟了许多,不再手忙脚乱。
宝珍利落地做了阻滞麻醉,又拿手撑开侧切的位置,直接下了一剪刀。
其实如果不是眼下的情况,余秋想给方英做会荫正中切开术,这样切口出血少,缝合简单,产妇的疼痛感也会降低。
只是没有b超结果做辅助,她摸不准胎儿大小,不敢冒这个险。因为一旦撕裂了,后果会很严重。
宝珍抵住宝宝的头,让孩子被缓缓挤压下来。看到小东西的小胖脸,余秋就庆幸自己不曾冒险,这宝宝绝对分量不轻。
果不其然,因为身体太胖,娩出胎肩的时候,她们还费了不少功夫。等到小家伙下来,宝珍都忍不住感慨了句:“真是个胖丫头,看着就有福气。”
瞧这肉胳膊肉腿,真是跟藕节一样。余秋接手,不用上秤,就估摸着这孩子有八斤往上。
在生活艰苦的七十年代,这可真是个大胖丫头了,绝对能够让九斤老太都不敢吭声的分量。
估计是方英记错了月份,这要再长一个月,可不得有十斤重。
余秋叮嘱宝珍给方英打缩宮素,宝宝太大,产妇容易产后出血。
她将小丫头放进筐子里头称体重,有些替这姑娘犯愁。多少小姐姐奋斗在减肥的道路上,姑娘啊,人生不易。
小丫头跟看懂大人的心思一样,手舞足蹈地表达不满。
余秋笑着抱起她,将人放在方英身旁:“来,看看我们妞妞多精神。”
方英整个人跟呆了似的,干巴巴地挤出声音:“丫……丫头?”
她话音刚落,宝珍就喊出声:“血,余大夫,血淌个不歇火。”
产妇的身下,鲜血哗哗往下淌。
余秋再一模她的肚子,子宮软软的,收缩一点儿也不好。
倒霉的余大夫顿时头皮发麻,夭寿啊,产后出血,近年来造成国内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听到脚步声,老太太赶紧提起煤油灯,往来人的方向迎:“吃饭了没有?还剩了饭吊在井里头,我给你们炒个饭吧。”
“吃过了,奶奶。”田雨高兴地跑上前,抓着老人的手,“哎呀,你不用迎,我们看得见的。”
胡奶奶连连摇头:“那可不行,乡下又不比城里头,黑着呢。”
她硬是提着灯,把三个人引到屋子门口才算了事。
胡杨要进门的时候,突然间拍脑袋:“奶奶,明儿我们能跟你和秀秀搭伙不?我们几个不会做饭,怕糟蹋了吃的。”
“行,怎么不行。”胡奶奶笑容满面,“明儿早上我给你们夹棉花头吃。”
胡杨傻眼了,结结巴巴:“棉花……棉花还能吃啊。”
余秋笑了起来:“就是粗面条,和成面糊糊直接拿筷子往开水锅里头拨,等再煮开了就熟了。”
胡奶奶高兴得很:“没错,还是小余大夫见识多。好吃的呢,香喷喷的。”
“奶奶,您别麻烦了。”余秋摇头,“今儿不是还剩了饭么,明早上切了山芋一块儿煮就好。我们都觉得山芋稀饭香。”
田雨跟胡杨也跟着附和。面粉是细粮,山芋是粗粮,交公粮的时候,四斤粗粮才能抵上一斤细粮,肯定不能比的。
胡奶奶嘴里头念叨着:“你们城里娃娃真是的,棉花头好吃呢,竟然要吃山芋饭。”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瑤非魚20瓶;臭宝他胖妈、南城茶舍5瓶;一条想要翻身的咸鱼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