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府里合伙做生意走商队,后遗症还真是源源不断的体现出来。有一样就是其他府上的女眷,不管以前什么关系,现在就只不冷不热的处着,同桌的还有几人,不管阿若几个说得多热闹,反正就是不出声不插嘴。
不过理不理的几人都不在意,现在比起以前一个人闷在府里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谁还没几个看不顺眼的人儿,哪能面面俱到谁都讨好。
“听说了吗,过完年圣上又要南巡。”说话的是郭络罗氏,这回自己在宫里受了这么大委屈,九爷已经答应了,这回出门把自己也带上。“我还没出去过呢,也不知道路上累不累。”老九这人吧,生意做得好全凭公道二字,这习惯不知怎的也带回后院来。
老九后院人多,甭管是福晋侧福晋,就挑不出这位爷特别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的,要的就是个雨露均沾。前两次九爷伴驾出门,带的都是嫡福晋,这回答应带郭络罗氏出门,府里福晋也挺大方,立马就答应了。
“出门在外哪有不累的,不过能出门总比天天待在家里强。”这事阿若也听四爷说了,说是过完年就出发。这好几年因着孩子小,阿若就再没跟他出过远门。现在好不容易三儿也大点了,这次再不出去阿若可不依他。
瓜尔佳氏听阿若的口气就能听出来,她肯定是要跟着出去的,“那我回去也跟我家那位爷提一提这事,要不你们都去,留我一个人在京城多没意思啊。”
“你还去什么去,你院里那沈姑娘不是要生了?”要不说还是当了娘的心思才更细致呢,瓜尔佳氏肚子一直没动静,五爷又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干脆就把后院已经怀上了的一丫头直接挪到她院里去了。说好了,这一胎不管男女,都养在瓜尔佳氏这儿。
纳喇氏这一说,就把她贪玩的那点心思全说没了。盼了这么久的孩子,总算是要来了,怎么可能离得开。
有了朋友跟自己一个人干熬到底不一样,进宫一晚上有几人聊天,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阿若抱着汤婆子难得的一句话也不想说。
刚刚在席上提了提瓜尔佳氏还没出生的孩子,话题就完全岔到孩子这事上头去了,搞得阿若这会儿也不知道这回瞒着四爷自己又有了的事,非要出门到底对不对。
可这会儿离太子被废的时候越来越近,阿若只记得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是出门在外,可是去哪儿具体时间一概不知道。到了这时候阿若才后悔怎么当年没有好好读书,没有认真看,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累了吧,今早上门房接了信回来,咱们急着进宫就没送过来,我让人都誊写好了,明儿你找人送到各府上去。”四爷照惯例先在正院待够了时辰,挺晚了才过来。一进门就看见阿若窝在榻上懒洋洋的样子,还以为她是累着了。
“信?”这时候的商队一出门,那就真是只能听天由命了。“总算是来信了,我这天天等着脖子都望长了。”信是宋其端写的,里头说的都是沿途一些事儿,现在他们已经到了罗刹境内,只不过听说漫长的冰冻期马上就要到了,商队也找了地方暂时住下,等冬天过去了看能不能收些皮子再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