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

“昭姬姑娘,不好意思,一时口误,其实我此来正是有要事与昭姬姑娘你说。”

听了袁常的话,蔡琰秀眉蹙起,先前因为袁常一番话而升起的好感,顿时消失殆尽。此时,在蔡琰的心中,已经把袁常当做登徒浪子。她蔡琰虽不是声名卓著之人,但是认识她的人也都知道她的名字,而袁常却是能喊错,显然是故意这般,为的还不是与她套热乎。蔡琰也自信自己的容颜,也多次碰到登徒浪子言行怪异的想要吸引她的注意力。所以,有这般念头也不奇怪。

当下,蔡琰脸色冷了下来,淡声道:“公子既非为了家父前来,小女子与公子也未曾见过,却是没什么好说的。”

言毕,蔡琰也不跟袁常多说什么,低下头抚弄琴音。

袁常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突兀,但是蔡邕是他日后非常有用的一个人才,因此,他不得不这样说。蔡琰说要抚琴一曲,袁常也就不多说什么,等抚琴结束了,袁常再找他便是,不然他等下说些什么,让蔡琰无心抚琴,听不到美妙琴音,也实为可惜。

却说袁常要找蔡琰私聊,引得周遭的士子们对他怒目而视。蔡琰无疑是众士子的梦中,即使她已经与河东卫家有了婚约,却也不妨碍他们对他有所想法。不说两人只是有了婚约,即使是嫁了人又如何?如今的时代,还未到南宋之后,没有程朱理学的压制,女性的自由还没有太过于受到限制。

便是袁常身旁的刘曦,都一脸幽怨的望着袁常。不是说好来找蔡邕的,怎么又变成来找蔡琰呢?

袁常自是看到刘曦的神色,眨了眨眼,似乎在安慰着刘曦让她不要多想。

嗯,常哥哥想要收服蔡邕,想来要从蔡琰身上下手,一定是这样,自己怎么能怀疑常哥哥呢!刘曦看到袁常眼神,当即想到了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抛去诸多烦恼,准备专心倾听蔡琰的琴声。抚琴她也会,只是不知与蔡琰相比如何。刘曦虽然安慰自己,可是却总是拿自己与蔡琰相比,也不知她到底是何心思。

一首《碣石调幽兰》缓缓从蔡琰的手中弹出,果是非同凡响。

昔日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国肯重用他。在归途中见到幽谷中盛开的兰花,于是感慨地说:兰花本是香花之王,如今却和杂草丛生在一起,正象贤德的人生不逢时一样,并弹琴作了《碣石调幽兰》。

蔡琰的琴音,将孔子心中的寂寥、生不逢时的情绪演奏的淋漓尽致,令听者无不为孔子的遭遇感到同情。有多情者,更是潸然泪下,可见蔡琰琴艺,已经达到以声动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