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今科进士们终于走进了皇城,一路来到了奉天前的广场上。
在这里,乾丰帝早已到来。
士子们在官员的带领下,面对皇帝三拜九叩,宣誓效忠。
待旁的太监宣布平之后,乾丰帝才朗声道“诸位学子砥砺心智,皓首穷经,久经磨难,方有今。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发奋读书的艰辛,自此以后,迈入官场之际,也要本守初心,勤于政事,方对得起一所学。”
众位学子又一起拜倒。
“臣等不敢或忘陛下劝勉,从今以后,必当忠于王事,勤于社稷,一心为公,百死不悔”
礼部侍郎梁序站了出来,高声道“所有考生进,今科试开始”
名义上,试是由皇帝主持的。但很显然,皇帝那么忙,自然是不可能一直陪着考生们的。
陈玉等人被领着进入奉天,按座次坐好,由考官发下试卷,只管答题就好。
至于乾丰帝,则已经回转别处,处理政务去了。
试的试卷,届时会由主考官们挑选比较优秀的,然后由皇帝亲自圈定名次罢了。
奉天雄伟而壮阔,空间弘大,装下所有考生都绰绰有余。不但如此,大的四周也已经被卫们围的水泄不通,恐怕考试结束之前,任何人都无法出入的。
陈玉拿过自己的试卷,看了一眼标题。
论古今政事优劣对比辩
这个题目,还是没有脱离政体改革的宗旨。看来乾丰帝等人对于改组朝政,心思已经很迫切了。
不过这样的试题是难不倒他的,他都做了不知道多少回这样的论文了。
所以他便开始研墨润笔,施施然地动起手来。
可今不知道为什么,撰写之际,心绪总是不宁。隐隐约约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又想不明白。
这种烦躁的心影响了他的发挥,让他不得不放下了毛笔,忍不住抬头观望,似乎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启示。
或许是恩怨纠葛太深了,陈玉在抬头的一瞬间,第一个找到的人,就是梁铉。
不过梁铉此时的样子十分奇怪。
他竟然没有动笔答题,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上无意识地磨着墨水。至于他那支金光闪闪的笔,则连一滴墨迹都没有沾上。
他这个诡异的样子,明显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啊。
不对,不光是他这样,而是所有的河北士子基本上都是如此,就没有一个动笔的。
这个特殊的况,让陈玉不皱起了眉头。
同时,他也发现了更多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河北的士子,包括梁铉在内,他们今的着装全都十分的简单。没有了往里的华丽繁复不说,竟然跟普通的劳苦大众差不多。
虽然外面罩着一件长袍,但如果去掉的话,恐怕立刻就能下地干活了。
奇了怪了,今天这么隆重的子,他们怎会如此疏忽
似乎是感受到了陈玉的目光,梁铉也缓缓抬头,迎上了陈玉。
目光的碰撞当中,梁铉突然森的一笑,竟然让陈玉寒毛都竖了起来。
另一边,结束了试的开场仪式,乾丰帝回到了勤政。
他刚刚坐下来,梁王竟然进来了。
“父皇,今乃试大典,父皇劳苦奔波,一定十分辛苦。儿臣让御膳房准备了参汤,给父皇补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