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也是这个意思,他冲着记录的侍从点点头,“把这个记下来,这是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情。”
张强在这里抽丝剥茧,同手下的文官和武将们理清目前的局势,明确以后的战略走向。
而远在扬州的洪承畴则迎回了鲁王朱以海,带领大明另外一个朝廷势力的张煌言,路振飞则从崇明岛登陆扬州,入主扬州府,成为洪承畴的座上宾。
朱以海封洪承畴为朝廷次辅,地位仅次于张煌言,封冯铨为朝廷礼部尚书,封路振飞为兵部尚书,一顿大封以后,在扬州府建立了鲁国朝廷。
局势变化正在以张强不可想象的速度朝着张强没有预料的方向发展。
他们这几天的变化,当然被军情部注意到了,快马加鞭,就在米林继续汇报情况的时候,军情部情报员就把这一份情报送到了长沙府,交给了值守在这里的张超。
张超不敢怠慢,上堂交给了米林。
米林楞了一下,然后转而把这个消息向大家通报了。
于是大家开始讨论鲁国的情报。
金声道:“大都督,洪承畴可是同我军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说不定,目前的鲁国已经同其他大明朝廷一样,将我们当做了敌人。”
张强揉揉有些头疼的头,形势越来越复杂了,华夏军快被绑住了手脚了,自己培养起来的打手,快成了自己的负累了。
他对米林道:“你怎么看。”
米林中止了汇报,想了想道:“照目前来看,我们还没有到非和他们撕破脸的地步,也许他们一下还不敢同我们决战,我们还不到要应付四面敌人的地步,还有一段缓冲期。
我觉得还是柿子捡软的捏,先打何腾蛟,然后看看陈友正这一支反正军的态度,至于李过,我觉得那是一头小老虎,可能不会那么顺从我们,我们可以放着他不打,然后全力攻占湖北州其余的地方,拿下湖北州,完成我们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看情况再执行第三阶段的战略目标,我认为可以同鲁国开战,继续完成第三阶段的战略目标。”
魏无忌接着道:“我同意米部长的看法,先打何腾蛟,完成第二阶段的目标,现在我们不是为了反清复明而战,而是为了华夏军而战,自从我们立国之后,实际上就是竖起了反旗,即反大明,也反大清。”
其实这样的情况,大家心知肚明,可魏无忌说完,张强还是看到了朱大典,金声等人脸上露出了犹豫和难过的表情。
他们毕竟是大明官员,或者南明的士子,读书人,对于大明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他们希望张强光复大明以后,将大明交给其中一个合法的皇帝。
他们的这点心思张强还是了解的,他们的府邸里面有不少民情部的暗探在监视他们,对于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汇总起来交给张强的亲卫队长,民情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内监视官员和百姓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倾向,监察部的职责则是逮捕和监察官员,同时负有抓捕官员的职责,或者配合民情部抓捕敢于反抗或者捣乱,传播敌人思想的敌人探子或者民间的百姓反华夏军的人的职责。
在这里,张强不需要担心他们,他们有一种情怀,是情有可原的,但要他们造华夏军的反,他们是不可能的,华夏军给他们高官厚禄,他肯定舍不得丢掉,华夏军可不是南明那样散漫和自由,华夏军的内部的凝聚力还是很大的,他们是对华夏军效忠忠心最牢靠的一批人,因此张强才敢把大权放给他们,让他们管理华夏军的民政和方方面面。
“既然这样,我们就先拿何腾蛟开刀,不管其他的影响,”张强对众人说完,然后对萧飞道:“你现在马上回前线,金大人,你配合萧飞瓦解敌人,尤其要争取陈友正反正军归降我们,陈友正归降我们以后,先进入中枢担任一个礼部侍郎吧,让他跟着钱大人,等消磨了他心性,再放他出来主政一方。”
萧飞和金声上前,“是,大都督,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大都督,为华夏军效力。”
等两人走了以后,张强对朱大典道:“你回中枢,同周粥首相继续管理民政和内阁,保持华夏军后方的稳定发展。”
“微臣领命。”朱大典抱拳对张强恭敬的说道。
张强看来一眼朱大典,“听说朱盼盼在经商方面做得不错,我认为应该加点担子,就让他就任工商部的部长,为华夏军把关经济命脉吧,任何人经商,都得经过工商部审核,然后发放许可证,没有许可证的人不得经商,当然对于小老百姓自己的一点小摊,小贩行为,就不需要了,只有敢于违反华夏军制度的人,比如贩卖火器,或者私自走贩卖华夏军明令禁止的物品才责令地方官府抓捕,下牢。”
张强看到朱大典一副很享受,很是高兴的样子,摇摇头不再理这个官迷,贪婪的家伙,自从罢官复起之后,他规矩多了,做了很多有利于华夏军的事情,兢兢业业的,比起后世的那些官员还要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