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禄多平静的看着队伍从眼前走过,脸上带着微笑,道:“看哈真青将军的样子,似乎还是对阵前撤兵感到不满啊。”
“那是当然的!”哈真青板起了脸,严肃的对噶禄多道:“我已经多次向您出示了赞普的手谕,希望您能理解赞普的意思。现在,您只能自己去向赞普解释了。”
“当然。”噶禄多笑容依旧的望向哈真青:“我一定负起这个责任,向赞普解释清楚的。”
但这反而更加激起了哈真青的不解,他皱着眉、提高了几分音量,道:“我不明白啊!为什么您这样的人要选择不战而退?我实在想不明白!”
噶禄多淡淡的望着哈真青,问:“你很了解我?”
哈真青挺直了腰板、正色道:“是的,我曾经在您创办的学堂里听过课,也接触过由您亲自翻译的夏朝文献,正是受您的影响,我才决定参军,为了吐蕃的强大!”
听到这话,噶禄多的眼神变得更加认真,他又问:“你,今年几岁了?”
“二十二岁。”哈真青的回答铿锵有力。
还别说,哈真青有着一种老成的气质,要是他自己不说,噶禄多还真看不出来他其实才二十二岁。
“真是年轻啊。”噶禄多似乎感叹了一句,眼神更加仔细的打量起了身旁的这个年轻人。
其实在几十年前,相比于夏朝,吐蕃和很多西域国家一样生产方式都很落后,这也导致他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低下,贫穷的百姓连温饱都是问题,更何况是读书识字。学习知识这是只有少部分贵族才有的特权,广大的平民百姓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