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姓屈名炎!”霍云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官任南楚左徒,此人不死,楚国难安!”
“屈炎?”皇帝重复了这个名字,面带疑惑问道:“此人有何不同之处,让你这么重视?”
霍云解释道:“陛下,南楚与大夏不同,世族势力仍然强大,南楚诸多世族中以昭、景、屈、项、黄五个势力最为强大,屈炎便出身屈氏。”
“世族之害想必陛下也知道,这一点在南楚更是根深蒂固,前任楚王赵昇在位时,曾意图革新,屈炎便是他最大的帮手,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南楚国力一时强盛,为后来赵昇有底气出二十万大军侵我安南之地奠定了基础。”
“若非安南之战失败,他们多年辛苦经营付诸东流,世族势力也不会趁机反弹,此后,赵昇日渐消沉,南楚国力也因此日衰。陛下可知,此次南楚主动挑起战事,南楚朝堂上反对最激烈的是谁?正是屈炎!”
“此人深知我夏军之长,见识不俗,若非赵胜及其他朝臣利令智昏,我们也难得此灭楚良机!”
“如此说来,”皇帝听完屈炎的遭遇之后,心里涌起了一点爱才之心,“此人倒是一个可用之才,既然如此,那何不……”
“陛下,”霍云不得不提醒皇帝,“陛下爱才自然是好,可也要看对谁,方才臣也说过了,赵昇遭安南之战打击而一蹶不振,朝堂上逐渐被以昭、景两族为首的世族势力所把控,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国力衰微、腐败横生。”
“即便是如此局面,屈炎也依然在竭力尽一个忠臣的本分,可见此人心性之坚,对南楚矢忠不二!这样一个人,是绝不可能为陛下所用的,相反他还会带头反抗,给我们制造麻烦,他或许是一匹千里马,可我们驯服不了的千里马只能杀掉!”
皇帝皱了皱眉,他心里的确有些不舍得,但霍云的分析很有道理,他道:“那你想怎么做?”
这么问就完全是要按照霍云的意思了,霍云阴阴的一笑,“这不简单?南楚不是想要和谈么?那我们就给他们这个机会,不过我们答应和谈的前提是,他们必须把屈炎的人头送过来!”
这么说皇帝就全明白了,答应和谈是假,杀屈炎是真!等屈炎的人头送到,再假意跟他们谈上一谈,等出兵的时候随便找个理由将和谈闹翻,反正当初答应的是可以和谈,也没说一定要接受!这样一条计策果真是狡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