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历史的节点:夏熙宗与赵芳媛(二)

从传统上看,夏熙宗一改传统,打破了夏皇后宫妻妾成群的制度,只留皇后一人,并且之后的几十年,不曾纳过任何妃嫔,切实的践行了一夫一妻。

因为他的这个举动,成为后世崇尚一夫一妻的女子们所认可的好丈夫的典范。可同时,正是因为夏熙宗仅有的五个孩子都是同赵芳媛所生,致使后来赵氏外戚干政,甚至差点颠覆夏朝,所以熙宗独宠赵芳媛的这一举动也被后世所诟病。

而根据历史记载,两人的结合确实遭到了朝堂诸多势力的反对,当中就包括辅政大臣集团,其集团首领、两朝元老侯阳懿,时任太尉、尚书令、吏部尚书等职务,同时为阁部宰辅。

侯阳懿是夏朝历史上的名臣,也是夏平宗太元之治的幕后,被称作太元之治的总策划师,更是当时朝堂老臣之首,在官场上很有名望,加之更兼任吏部尚书,天下大半官吏都出自他的门下。

这也是夏熙宗忌惮他的原因,他也知道,侯阳懿是出了名的贤臣,绝不会起谋逆的心思,这一点夏熙宗是放心的。

可侯阳懿的势力实在太大,别说地方上,就连朝堂里多是以他马首是瞻,自己这个皇帝根本没有一点威信。

原本有这样一个贤臣辅佐,做皇帝的更应该放心才是,这也是侯阳懿等老臣想不清楚皇帝对他们到底不满意在哪里的原因。

这一点,李弘倒是很能理解,大家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人就是有冲劲,敢想敢做,不怕失败就怕没有机会,所以他们不想过着事事都被人掣肘、被人安排好的生活,可是侯阳懿他们却不明白,因为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事。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中,熙宗已经在朝堂上提拔了不少自己的人,属于他的臣属集团渐渐浮出水面,他们主要以豪门中不受重视或被某些重臣以这种那种的原因压制、怀才而不遇的人,以及寒门子弟所组成。

那时的朝堂,两个党派之间的争斗尚不明显,但这件事总要有个导火索,于是,熙宗便决定从纳赵芳媛为妃这件事开始,正式向前朝老臣们宣战!

他要成为一个皇帝,便要真正君临天下,而其前提是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必须拥有决策权和主导权,要是这些权力都在别人那里,那他这个皇帝便是名不符实。

而如果,连在后廷这种问题上都不能自己做决定,那说实话,他宁愿把皇帝的宝座扔给别人。这样说虽然显得很不负责任,但根据手札上,他所记录的,当时的心情确实是这样,将心比心,李弘能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