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缓攻战术

张由松主张,暂缓行动,将兵力驻扎在这儿,和刘良佐军对峙下去。

“这怎么行啊?”好几个将领都傻了。

“皇上,我们大军数万,虽然不少,可是,比起刘良佐来说,只稍占优势,如果各地的反叛藩镇纷纷前来,大军云集,则我军面对敌人,如何开战?以末将之见,还是速战速决,然后呢,继续进兵,将淮北河上的所有叛乱藩镇,统统扫荡干净!我军利于速战。”庞领奎很焦灼地劝告道。

大家基本上都是这意思。

这意思差吗?不差,可是,如果张由松赞同了,就说明不了自己的高明了,现在,自己有先进武器在握,怕个鸟儿毛啊,敌人来得越多越好!

“嘿嘿,朕怕的,不是他们来,而是他们不来,我军拥有绝对先进之武器,别说敌军十万八万,就是三五十万,就算清军和蒙古军倾巢出动,战于淮安城下,也是个死!”张由松借机大大地鼓励了一番将领们:“朕此番前来,目的是扫荡淮河黄河流域的素有叛乱势力,暂时还不想跟满清直接交手,当然不是怕,如果他们敢来,朕也巴不得呢,朕只是没有做好北进北京,直破沈阳的心理准备。刘良佐嘛,只能算是朕之面前的一碟小菜!”

对于皇帝的主张,大家怀疑者多,因为太离谱了,不过,皇帝坚持,大家也几没有什么可说的。

“刘良佐的围城打援,其实是自寻死路,难道我军就不能吗?我军可以缓攻刘军,等待刘军召唤其他各军,那么,也就省得我们再东奔西走去找他们的老窝儿了!”

在张由松的命令之下,明军将营盘扎得极为牢固,就是不提救援淮安城的事情,其实,明军的营寨,已经距离淮安三十里,随便打的话都能过去。明军扎成了五大营盘,每一个营盘,都扎得异常坚固,然后每一天,都将一个营盘向前移动二里地,再扎下新的营盘,每一次扎营时,明军都会高度紧张戒备森严,仿佛敌人会立即偷袭过来似的。

淮安城内,李成栋站在城墙上,窥探着外面的情景,刘良佐的军队先是邀请他进城,然后呢,突然袭击,将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刘良佐还亲自在城下喊话,要求李成栋投降,李成栋则破口大骂,于是,刘良佐军攻城,使用红衣大炮轰击,使用大量的士兵攀登,云梯抢城,都没有成功,李成栋激励士兵为国而战,每一个官兵都是追随李成栋多年的老兵,对李的话言听计从,更何况,皇帝赦免大家的罪过,大家感恩戴德,决心将功赎罪,还都相信,皇帝的大炮部队,一定很快赶来救援的,所以,人人都有胜利信心,战斗力十分顽强,打得刘军死伤惨重,于是,刘良佐只能撤兵扎营,以为长期围困。

其实张由松高估了刘良佐的智商,这家伙就想把李成栋拿下,没有图谋和皇帝一决雌雄的野心,当李成栋在城上反复劝告他投降反正,并将皇帝的京军如何如何强大威力讲了以后,他就胆战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