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陆恒不是个揽权的人,也是很愿意听取意见的。
“当地的道路等等基础建设很差,物流的运输难度远超想象,前段时间,当地执政官还想着引进日韩资本,搅和一下中资一家独大的局面……”主管笑了一声说:“可是日韩资本过来核算了一下发现,当地种植业发展的成本太高了,如果没有中资方面的农机和化肥,并且有中资的仓储和运输支持,他们投入的成本会让人头皮发麻。”
陆恒一听就明白了。
地方是个好地方,可却不是日韩的……
这个到底和苏丹的草场是一样的,国内公司在那边建设了简易道路,甚至帮助当地修建了农业灌溉设施,农业公司自己还有一个能停万吨轮的港口。
如果另一家公司去苏丹投资草场,气候条件、当地政策都很合适,可是控制了水源和运输的华夏资本,只需要在水源和运输上使些手段,就足以让这些后来者苦不堪言了……
那建设相同的设施?
且不说重复造成的浪费,会不会被当地人答应,就算是成本竞争也没可能竞争过华资的农业公司……
而中资在俄罗斯种植大豆的牧场也是一样的。
日韩过来后,机械怎么办?
不会从过来招揽一批薪资待遇高昂的农业工人,在这片黑泥烂土地里打滚着人力开垦吧?
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支持,又怎么扩大播种范围?
日本还好一些,韩国立刻绝望,就他本国那些化肥产量,运输过来就和一滴水差不多……
而国内东北的廉价化肥,通过铁路直接运输到这,立刻就发挥起作用来……
“那本地为什么抗拒被快达收编呢?”陆恒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索性就把问题直接撂出来问:“我们的管理系统经过这么多的年优化,肯定能帮助你们运转得更加高效……”
“不,不能这么做。”
主管连忙摇着头说道。
“我们和当地是依存关系,高效就意味着工作少,工作少就以为麻烦多……”
主管讲了一个比较难堪的现实。
不给当地人提供工作,其他工作就很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