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柳狗东不甘人下

“不,绝不可能。”李子园摇头说:“川蜀自古富裕,其实现在也不差,想把制造业转过去,可能性真的不太大,而且地方对科技产业很青睐,对于制造业热情很一般,倒是中原地区又穷人又多……”

吴奇颔首。

低端制造业总是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劳动力低的地区转移……

这是难以阻挡的势头。

不过,相对于便宜东南亚,吴奇还是优先考虑国内,尤其是他妈又准备进入快时尚行业,对制造业成本问题的必须要谨慎的考虑。

“一个好市场。”

吴奇默念着。

“这是你们给西南地区的定位?”

“额……”李子园犹豫了一下说:“也可以储备一下科技和其他方面的人才。”

马雨也点头说:“近来,北方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咱们公司比率越来越低了,我觉得应该引入中部长安地区,西南川蜀地区的人才进入公司。”

均衡!

这是每一个老板都该做的!

“北方啊!”吴奇叹息道:“政治氛围还是太浓厚了,而且顶尖名校出国太多了……”

从06年的时候,吴奇找到了安迪鲁宾,就开始了布局留学生折返计划,可惜这么多年下来,成果几乎寥寥无几,这实在让人无奈啊!

原因有很多。

个人意愿,环境因素,情感倾向……

反正,吴奇已经叫停了私下的大规模引流计划,把集团内部的职务留给更愿意留在华夏的学子们,那些觉得自己高智商就应该享受民主光辉照耀的傻叉们。

爱谁谁吧!

除了这个人才回流计划之外,‘天才营’也举办了好几期了……

模仿的是英特尔和谷歌的组织模式,在全球寻找同时代最天才的青少年。

安卓也算有了点名气,也吸引了一些人才来,大多是伊朗、斯里兰卡这种第三世界国家的天才,像是欧洲和北美的人才大概率是不会去华夏的公司的。

当然,这些都是高端人才!

低端的本科、研究生职员,集团每年的缺口在两三千,这还是谨慎扩张的思路下,集团放缓了节奏后的结果。

集团招聘最巅峰的时期,全面的招聘广告不会停,春招、秋招、夏招、冬招都会到场,一年内一口气招了两万多人,几乎塞满了大半个科创园一期工程。

“除了人才之外,还有什么其他?”

“唔……”李子园思索了一下说:“双庆的那位刚刚下去,这时候去有些敏感了。”

马雨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