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特区模式

我的1982 大国雄起 1058 字 9个月前

在港澳或者是其他国家,建设起来大的厂房以后,招工难,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而到了中国这边以后,则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中国的工人的工资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低到他们咂舌,福利也是低到了一定的境界,饶是这样,这边的工人却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工人。

正是因为这些个原因,国家才开放这样的几个特区。

在这几个特区当中,大部分产品以外销为主,也就是说,那些港澳侨胞等等这些人拿着外资,拿着真金白银地到中国这边来投资,生产出来的东西呢!还会销售到外国,间接地替中国人赚到了外汇。

中国在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建设特区之前,就好像是一大潭的死水,没有任何的活力,而搞起来特区,就好比是把这个水潭搞活了,不但有进入的河流,还有流淌出去的河流,一个大水潭一下子就盘活了。

特区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实行工贸结合,并相应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

工业为主,实现金融,饮食,房产等等的第三产业包围第一产业为主线的一种思路以后,特去的经济就会很快好转起来,特区的老百姓也会很快就获得巨大的受益。

特区发展起来了,就会带动周边地区,周边地区发展起来了,自然全国的经济就发展起来了。

这个呢!就好像是我们数学当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后世中国的经济体系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慢慢经过一个点一个点的发展,然后带动起来了一个大的面,最后带动全国一盘棋。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呢,并不能说只是在那里画了一个圈圈就不管了,而是投资力度相当大,政策方面倾斜,钱财方面倾斜,把一切好的东西都先优先放到特区。

在招商引资之前,特区一般都是先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