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临威严的目光从劳力的脸上掠过,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他本无意给劳力设置障碍,但最近一段时间,劳力表现得实在是太急切、太热情了,过早地插手市里的干部人事大权,直接对邓宁临的市委书记权威进行了挑衅。这直接引起了邓宁临的强烈反弹,邓宁临索性就在离任前进行了全市干部调整,反正这也是官场上屡见不鲜的事情。
干部调整不是目的,把劳力一系的人排挤出去才是目的。当然,邓宁临离任后,劳力如果接任市委书记,肯定还会做出调整,但有一个前提——只要邓宁临还在省里任要职,劳力要动邓宁临的人就得犯思量。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给劳力心里添堵。
“邓书记,要没事,我先回了。”劳力起身。
本来劳力还想继续跟邓宁临谈谈项目建设的事儿,但邓宁临刚才流露出来的意味让劳力心里不满顿时就失去了继续谈的兴趣。
邓宁临淡淡笑着:“这个项目既然还是要上,那就得抓紧,提高办事效率。这个项目立竿见影,今年就能看到成效,对咱们这一届班子来说可是好事啊。”
邓宁临的话意味深长,当然也有些似是而非的嘲讽之意。
“邓书记,我先回了。”劳力装作什么都没听懂,笑着告辞离开。
但一离开邓宁临的办公室,劳力脸上的笑容就一敛,脸色阴沉下来。他恨恨地跺了跺脚,沉着脸拂袖而去。市委副书记夏翔正好出来上卫生间,在走廊上碰上劳力,主动跟劳力打招呼,劳力的反应都迟了半拍,足以看出他内心深处情绪的搅动。
夏翔有些幸灾乐祸地望着劳力上楼去的背影,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乐开了花。邓宁临在调离之前,一反常态地跟劳力掐起来了,这样的对掐对他这种第三把手来说无疑是好事,说不准会带来上位的机会——从这个角度上看,夏翔恨不能邓劳二人争斗白热化、公开化,最好是闹大,传到省里主要领导耳朵里去。
在邓宁临即将离任和劳力想要接任市委书记的关键时刻,一个重大项目的成功落户安北,无疑将给劳力的政绩增添沉甸甸的砝码。
这是劳力对这个项目无比热衷且不惜亲自操刀上阵的关键所在,也是微妙所在。劳力尽管听出了邓宁临的嘲讽,也只会置若罔闻。
嘲讽算什么,只有政绩才是真的、实的。只要他能干上市委书记,以他的年纪,说不准还有继续向上的空间。因此,这一次的机会,对于劳力来说至关重要,容不得有任何闪失。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