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伯和两个姑姑在家住一晚,第二天吃完早饭离开,小叔刘卫国也一道走,因为从公社去县城的班车,每天只有早上一班,要是赶不上这趟班车,只能走路去县城,胡老太舍不得小儿子吃这个苦,没有留他。
吃早饭的时候,刘艳坐在她妈身后,正对面坐着小婶婶曾妙妙,哪怕她一直低垂着脑袋,但刘艳还是眼尖地发现,她的眼圈发红发肿,像是狠哭过。
看来,小婶婶跟去县城的事,没了着落。
队里初四恢复出工,刘春生初五离开家,陈春红帮他收拾行李,带上一套换洗的衣服,一床棉被,吃饭的碗勺,喝水的杯子,最重要的证件不能落下,把家里的小鱼仔和炸年糕也给装上一些,最后又拿了二十块钱和十斤粮票递给他。
刘春生见了,没有接,满脸错愕,又有点不敢置信,“这么多?”
他没忘记,上辈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他转业去县里的纱厂报道,媳妇只给了他五块钱,他娘什么都没给,说他有了好单位,是去享福的,还和他念叨:别忘记了,小弟还在队里种地。而那时,他退伍前的工资和津贴,一半是给媳妇,一半是给他娘,他身上从来不存钱。
“穷家富路的,你人在外面,身上带上这些也有个保障,家里现在不缺这点东西。”
刘春生听了,只觉得鼻子微酸,眼睛辣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冒出来。
“傻愣着干嘛,接着呀,”
陈春红催促一声,又叮嘱道:“钱和票分开放,你棉衣里面有两个暗袋,十五块钱整钱和五斤整粮票,分别放到暗袋里,零散的钱和票就放在外面口袋里,这样拿的时候方便,另外,你的所有证件,放在背包最里层的暗袋里,可都记住了,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别到时候跟没头苍蝇似的乱找。”
“记住了,都记住了。”
刘春生忽然两手一伸,直接把媳妇抱进怀里。
陈春红先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心里是又惊又羞,挣扎着要推开他,却又听他说道:“我就抱抱,放心,孩子们都不在。”
听了这话,陈春红恼得使劲掐了下他手臂内侧的肉,嗔骂道:“好好的,又发什么神经。”倒没有再推他了,只是不大习惯,大白天的搂搂抱抱,浑身绷得有点僵硬,掐他时,看他浑不在意,手上的劲又加大了几分。
谁知,却惹来刘春生一声轻笑。
只见刘春生放开了人,“现在大冬天的,身上棉衣厚实,要掐还是掐手背,嗯,给。”说着,特意把手背递到陈春红面前。
陈春红一见,立时瞪圆了眼,“你以为我不敢掐,是不是?”
“没说你不敢,再说了,我又不是没挨过。”
陈春红顿时有点恼羞成怒,一巴掌拍开他的手,“谁要掐你了,你皮厚不痛,我手还痛。”然后,直接不理他,把钱和票扔在旁边的桌子上,转身往外走,只是走到门边时,停了下,回头说:“赶紧的,把东西收好。”
“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