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吃惊的是。正对面的大都城门竟然是开着的。连吊桥也沒有收起。不过。我很快想到。在火炮的攻击下。城门开与不开并无多大差别。
片刻后。我对身后的吴松含道:“吴将军。上前送信。”
“是。皇上。”
单枪匹马來到近前。吴松含提气大喝道:“城上之人听着。我乃大宋军之先锋吴松含是也。奉我朝皇帝陛下之命。特來给你们大汗送上信函一封。”
城上的伯颜冷冷言道:“吴将军。你是來下战书的吗。”
“非也。非也。”吴松含边说边取出穿云弓大声言道。“伯颜将军。当日在襄阳鹿门山外。我朝皇帝陛下曾经写下词牌名为《沁园春》的下半阙词。并请你们大汗点评过。前两夜。天降大雪。我朝皇帝陛下触景而发。完成了整篇大作。命名为《沁园春。雪》。特地令吴某前來交予你们大汗。以全当日之词。同时。我朝皇帝陛下还言道。能真正看懂这首词的。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你们蒙古大汗了。”
言罢。吴松含将绑在箭杆上的书信射出。
羽箭速度平常。缓缓地飞向城头。伯颜伸手一揽。轻轻地接在了手中。随后折断箭杆。取下书信。递给了站着后面的元朝皇帝忽必烈。
书信上只有半阙词。再无其它字迹。忽必烈打开后看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忽必烈反反复复看了了两、三遍。随即又将下半阙词连起來默诵出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为元朝皇帝。忽必烈雄才大略。自是能够明白这首词的含义。
“赵禥啊。赵禥。好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好一个‘还看今朝’。”忽必烈心里暗自叹了口气。顿时生出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不过。从忽必烈的脸上却是丝毫看不出有任何气馁的迹象。
略作思索后。忽必烈上前数步。走到城墙边。目光凝视着远方道:“下面的南朝将军听好了。替朕带话给赵禥阁下。这首《沁园春。雪》气势之磅礴、词风的雄健乃是朕生平所见。也正好体现了朕之胸襟和抱负。吴将军。多谢你家主人为朕所作之词。”
城上的元军将领和吴松含都沒有见过书信。自是不明白忽必烈所言之意。吴松含对着城上的忽必烈道:“在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