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高瞻远瞩

“咦。哥。为啥这样呢。”方灵见我批示完。问道。“就因为这几户人家不愿意搬走。新的道路就不修了吗。”

“当然要修。只是不能修成直的路了。”

“哥。律法就这么重要吗。”

我点点头道:“律法是约束所有人的一种规章制度。依法治国。国可长治久安。以人治国。则就要看当权者的个人能力和品性了。从古到今。国有明君。则国家兴旺。国有昏君。则国家衰败。甚至灭亡。任何人当政。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前朝的皇帝唐玄宗。前半生英明。是有‘开元盛世’。让唐朝走向顶峰。后半生糊涂。是有‘安史之乱’。让唐朝一蹶不振。一个国家的兴衰全都依靠帝王一个人。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帝王也是人。只要是人。就难免犯错。我是例外。我虽然是神。不会犯下大错。只要我在位一天。大宋就会向前。但如果我的继承人上位之后。谁敢保证。他不会犯下大错。再往后。下一代的继承人呢。所以。我要为大宋的未來所想。而要保证大宋朝永远繁荣昌盛。永远领先一步。就必须依法治国。”

來自后世的我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神。但多了八百年的见识。这是当今世上无人可以比拟的。

“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律法是死的。而且制定律法的人也可能会有问題啊。”

“正因为律法是死的。才相对不会犯错。至于制定律法的人。就需要一个团体。一个能够代表大多数人。代表各阶层的团体來制定。在制定出來后。还要通过在试施中去完善。去修正。最终才能形成可执行的律法。成形之后。所有人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了。当然了。其中的难度也是很大的。但只有形成这种惯例。才能让我朝世世代代地向前发展。”

我所说的道理虽然简单。但不光是方灵。就连袁棘也并不是十分理解。两人均未出声。反倒是公孙小宸道:“皇上。这依法治国是不是就像做菜一样。按部就班。虽然难以创新。却不会犯错。”

“应该是说。在不犯致命错误的前提下。稳中求进。不创新自然是不行的。因为一味的抱残守缺也是死路一条。律法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沒有律法的保证。那还不如不去创新。人都存在着主观意识和时代局限。在创新或者变革时。一旦拿捏得不好。就极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相反的极端。”

我喝了口茶。继续道:“回到刚才临安的问題。朕虽然相信潜说友是一心为公。但各地都在发展经济。其中的官员是否都像潜说友一样。不会从中为己谋利呢。朕认为。一旦此风一长。此门一开。各地就会纷纷仿效。弄不好就会使朝廷的声誉受损。也会让百姓的私产最终得不到保护。我大宋朝比起以往的历朝历代。进步很大。但依旧达不到古人所说的圣人地步。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至少在八百年内。都不可能做到。所以。律法制度是约束人们日常生活的最佳标准。起初之时。世上的不公平往往很少。但如果失去了评判的标准。也就是我说的律法。不公平的事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以致到了后來无法收拾。公孙小宸。将朕刚才所说的这些。整理之后一并发给文天祥。”

“是。皇上。”

我伸了伸懒腰道:“时候不早了。大家都休息吧。”

“报。皇上。襄阳战报。”今日轮值的呼延德在帐外禀道。

“这么晚。”我嘀咕了一句道。“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