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说话

067.

在刚开始得知怀孕的时候江大嫂就模模糊糊想过过继的念头了,只是那个时候心里还存着侥幸,想着这一胎有可能是男孩子,那就不用过继别的孩子来养。

但是没想到命运还是跟她开玩笑,期盼了已久的第三胎依旧是个女儿,包括前面生的那两个,她就有了三个女儿,而这一胎怀相还不是特别好,早产对婴儿有损,对她也有伤害,医生说还要调理,两三年内不能生孩子。

两三年,一想到这江大嫂心就凉了,她不敢保证两三年后身体调理好了就能生个男娃啊,要是再生个女娃……她年纪都要大了!

江大嫂无法忍受自己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哪怕她是城里人,但是对儿子的执念并不比农村人少,没生个儿子她就觉得没有依靠,腰杆子硬不起来,老了也没人养老,还会被人嘲笑,她已经可以想象到家属楼一些嘴碎的婶子会怎么说她了,就是厂里的一些同事也会,还有妯娌,江二嫂。

虽说妯娌这两三年没住在一块少了许多龃龉,但是并不代表妯娌间就没有官司,哪怕这两年关系看起来亲近多了,可都是江家媳妇,就难免会生出比较心思。在娘家上江二嫂是车间主任家的闺女这一点比她强,在孩子上江二嫂生了两个孩子,可有一个是男娃,是目前江家第三代唯一的男丁,是长子,这一点以往就教她暗地里怄气不少,现在她又生了个女儿,还两三年内没办法要孩子,在这个妯娌面前,江大嫂真的摆不起大嫂的威风。

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她担心自己日后生不出儿子,所以,现在过继儿子来养是最好的,有了个儿子,两三年后身体调养好了再来生压力也没那么大。

而能让她选的最好的过继人,就是郝援朝大哥留下来的龙凤胎里的男娃,一来这个男娃年纪小,还没一周岁,能养的熟;二来这男娃是郝援朝的侄子,哪怕日后过继了,也肯定会受到郝援朝照顾的,不用操心日后出路,还能加强两家人的联系。

所以,她把目光打到了安安头上,并且竭力说服自家男人和江父江母。

江书涛一开始是不太乐意,虽然家里有三个女娃了,是很需要一个男娃,但是过继别人的孩子,他心里是不太乐意,他觉得自己还是能生男娃的,没必要过继别的男娃,再等两三年也是可以的。

但是江大嫂说服了他,“万一调理好身体后生的还是女娃呢?我们先过继一个男娃,也不妨碍以后生孩子,没准他还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男娃呢?”

江书涛便有些沉默了,没再竭力反对,让她跟江父江母通气再说。

而她说服江父江母的理由除了上面两点,还有过继安安后能为江舒瑶减轻负担,少养一个孩子,尤其是襁褓中的小婴儿,会省多少事,没看江舒瑶都需要找保姆了吗?把安安过继来之后她便会轻松很多。而且他们两家关系又那么亲近,这事也是亲上加亲。

理由听着虽然很不错,但是重点却是郝援朝和江舒瑶乐意吗?他们觉得安安是负担吗?江母有些怀疑也有些小动摇,毕竟一方面大儿子有三个闺女了,她担心日后生的还是女儿,没个男娃总感觉不好。另一方面她也心疼小女儿,站在母亲的立场上,如果安安是女儿亲生的她是坚决不会同意过继,但安安不是,他是郝援朝大哥留下来的孩子,四个孩子多难带啊,尤其两个还是襁褓之中,少养一个闺女会不会轻松点?

不过江父还是比较清醒,这个年代都看重子嗣,尤其是男娃,女娃过继给别人还容易些,男娃就很少肯给出去的,谁家都不嫌弃男娃多是。而且郝援朝是个重情义的,当初决定收养四个孩子就做好了养大他们的心里准备,又是亲大哥留下来的血脉,日子又过得下去,谁肯给人?

就是他家小闺女,在决心要嫁给郝援朝那刻也做好了要养四个孩子的准备,养了大半年了,感情早处出来了,哪怕是亲大哥大嫂,怕是也不愿意割舍的,所以他不太认可这件事,让江大嫂还是好好调养身体,自己再生一个,三个闺女就三个,又不是不能生,过继这事还是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