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缺他,注定要郁郁而终---因为他是她的唯一。
它,不缺他,初显峥嵘的天朝少了他天玄都依然会繁荣昌盛---因为天朝人才济济,不少他一人。
可是,最终还是赢了天下,却输了她。
曾几何时,即使初登帝位的他耗尽无数人力财力翻遍整个天下,却再也难寻佳人芳踪。
不知何时泪湿了眼眶的天玄都想起了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在江湖中名声大振的厉天途,不亏是她的儿子,这身江湖气随她。只是此时的天玄都却未看出厉天途现在正为情所困,这点与他却也有惊人的相似。
厉天途身为京师禁军统领,可在皇宫带刀自由行走。今日他无意间走到御花园,却碰到了回京后他最不想见的那个人。避无可避之下,他只有迎头而上,正要跪下行礼,却被一脸惊喜的天玄都及时扶下,笑看厉天途道:“这几日你也不来见我,莫非一直在因小九的事怪我?”
厉天途静立不语,算是默认。
天玄都轻摇龙首,慢步行于栏台边坐下,话题一转道:“老了,站久了腰都受不住了。”
之后又拍了拍身旁的栏台,如邻家大叔一般朝厉天途招着手,亲切道:“来,坐在朕身边,跟朕说说这次西凉之行。”
厉天途依言坐下,终是忍不住低沉道:“难道生在帝王家,真的就可以一点亲情都不要?”
在九公主被神秘吐蕃高手劫走之后的第二日,兵围凉州城的三十万吐蕃铁骑在陵佑的节制下退守大非川。
半日后,征西大将军薛让带领五万残部从凉州城而出,狼狈回京。
金銮殿上,面对以御史大夫南宫庭为首的一众文官问责,吃了败仗的薛让不作任何陈辩,主动去了顶戴花翎,一副引颈待戮来者不惧之态。
原本爱惜将才有意放水的天玄都对此勃然大怒,将薛让从从二品的安东大都护之职连降三级,领五品游击将军之衔,发配凉州大都督府戴罪立功。
只是未待薛让启程赴任,安西都护府便发来八百里加急文书。
原本与安西都护府对峙的十万吐蕃北路军铁骑突然对都护府治所龟兹发难。
把半辈子生命都奉献给了西域这片广袤大地的安西大都护李埠心里清楚天朝已被高丽之战耗的国库空虚,不久前又为解凉州城之围送出了一位皇帝最疼爱的小公主,若是天朝有能力出兵,岂可如此放低姿态,早已兵压凉州了。因此,戎马半生战功不显山露水、对大局把握却清晰明了的李老都护只是简单陈述了西域两军对战之势,之后便是慷慨激昂的一番陈词,直接表了玉碎之心,誓要与安西四镇共存亡,以报国恩等等。
在南书房看完西域加急战报的皇帝天玄都无奈叹了口气,这次天朝能保下凉州城和薛让那五万残军已是万幸,也幸亏当时吐蕃领军的是胸怀大气杀心不重的陵佑,若是换了对天朝一向不善曾数度坑杀俘兵的吐蕃东疆节度使乌朗,只怕天朝最后即便送出了公主,凉州城内那五万大军怕是也要一个不剩了。至于西域那片远离中原的不毛之地,在定下对吐蕃妥协送出九公主的时候,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和殿下群臣已经心照不宣地暂时舍弃掉了。
躬身站在侧后方的桂公公极为默契地上前研墨,沉默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安慰道:“皇上,您可要注意身体,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对于这个伺候了三代帝王又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桂公公,天玄都心中是极为敬重的。整个皇宫大内,也只有资格最老的桂公公敢在天玄都气头上插言,即便权倾内务省的魏公公也是不能。
情绪平缓了很多的天玄都从立于书桌右上角的木纹笔架上取了一个最小号的壕笔,抬手往桂公公刚刚研磨而出的一层薄薄浓黑墨汁上一沾,为远在西域征战沙场的李老都护回了一封手谕。
御示安西都护府李大都护,加封一品镇国公,领太子太保衔,着爱卿全权处理安西四镇诸多事宜,如事态紧急,可放弃治所龟兹退往北疆,请爱卿务保存自身军力与吐蕃斡旋到底,以待我天朝有延喘之机回兵西域。天玄都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