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阁老

开海 夺鹿侯 2301 字 9个月前

“过不去,葡夷不让所有明船通过马六甲,能通者仅十余小船而已,货可贩三十倍之利,马六甲的商船多为葡夷之船。”陈沐无可奈何道:“陈某麾下有商船能至马六甲,那也是以兵胁之,才有十条濠镜商船能至马六甲而已。”

坐在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陈沐面前,吴兑问这些问题其实心里很没底。

以前,朝中阁臣都认为陈沐是能臣,也确实如此,他历镇南北,都能把问题解决。从南方调任留下一支强兵在南洋卫,来到北方把万全防线修缮、定万全军器局,即使有皇帝、阁臣、内官支持,这也是很厉害的人才能做成的事。

人们知道陈沐贪,这是显而易见的,朝廷但凡说得上话的官员没谁家里不摆几件陈帅老家土产,他这些花销肯定是有地方来的,只是没人深挖。

此次锦衣卫回京,带回的消息,用高拱对吴兑的原话说,就是‘此人令朝野胆寒’。

海防诸策就提了海外有多富裕,也着重说了明朝海军在外洋还不够看,需要加强;陈沐在南方干的也都是这些事,造新式海船、造炮造铳,把伶仃洋一带海防做的固若金汤。

让福建地方都有意见——陈璘一支镇守伶仃洋的舰队,能把福建、浙江的水师全干翻。

朝廷没人支持,陈沐在干嘛,他在做准备,高拱现在是整个天下唯一一个能把陈沐所作所为联系到一起的人,这不是他们心中乖乖巧巧练兵备寇的良将能臣。

高拱心里有俩老大难,以前就只有总想带兵踹俺答部落的马芳一个,现在多了个陈沐,这家伙想下南洋。

“高阁老还问,朝廷不会同意再下南洋劳民伤财——阁老应该怎么办?”

这次轮到陈沐瞪眼了,高拱,这,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阁老应该怎么办?

“吴兄,这句陈某,没懂。”

吴兑点点头,对陈沐重复一遍,问道:“阁老倘若想让陈帅下南洋,阁老应该怎么办?”

吴兑没带随从,骑了匹戚继光那借来的老马就跑到宣府来上任。他巡抚宣府地方,做的第一件事是戏弄陈沐,顺便查了宣府军器局的岗。

还好,关尊班管理军器局的经验非常充足,挺给陈沐长脸,不论生产标准的严格还是生产力的进步,都远超王恭厂等地。

“陈帅练兵的才学吴某原先就已有领教,万全都司走了不知多少遍,日新月异之下早已不必探查,就是这军器局,也不出吴某所料。”

坐在宣府镇朔将军府,吴兑也不急着前往巡抚府邸就任,反倒上门做客,抿了口茶对陈沐道:“鸟铳之难,难在钻膛制管,万全比之旁人可快十倍!”

陈沐点头,吴兑所说快十倍都不算夸赞,铳管的制法已经非常熟练了。关尊班在南洋督造铳管过万,即使宣府扩大了生产规模,但制法万变不离其宗。

让陈将军得意地对吴兑抬起一根手指,道:“军器局一日可打好铳管百杆、钻通百杆,这是并未全力制作的效率,因为木铳床一日仅能制成百副,倘木工足够,军器局一日能制铳二百杆。”

“让神木厂与营缮司做吧,将铳床形制发过去,军器局只管做铳管,一日二百杆。”吴兑捶案道:“半年就能把宣府军器换上一遍!”

陈沐暗自咂舌,吴兑的心真野,北方的传统官吏,他还没见过这么推崇鸟铳的。吴兑居然上来就要三万杆鸟铳把宣府军备换装,宣府在籍十三万,可实际军兵才七万,一下三万杆鸟铳是什么概念?

是库存火药跟不上消耗的概念啊!

“先不说这个,在下来寻陈帅,是有京中要事,这个——还请陈帅屏退随从。”

吴兑让陈沐将厅中侍从都清退,这才对陈沐道:“在下带着座师口信,有些事不能写在信中,所以特来亲传,下南洋的锦衣卫,已有人回来了。”

吴兑的座师不是旁人,正是锋芒毕露的当朝次辅高拱。

听见这个名字陈沐就心头一肃,何况说锦衣卫已经回来,更让陈沐挣挣眼睛,问道:“这么快?”

老白在信里说,去年秋月锦衣卫才到南洋,去走马六甲,如今才过去半年,就已经有锦衣卫回来。陈沐在心里已经勾勒出锦衣下西洋的路线与时间。

三月夷商自马六甲至濠镜,四五六月闽商走广,秋月锦衣卫抓住夷商回还的尾巴,乘船出海,今年三月再通过夷商东走抵达濠镜,一路奔赴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