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的人退出帐篷,徐础上前拱手道:“夤夜来访,唐突勿罪。”
甘招请徐础坐下,“盼还盼不来呢。吴王此来……吴王是自己出城的?”
徐础没有遵守他向马维等人做过的承诺,直接道:“我受宁王之命出城,联络诸王,共除降世,晋、梁二王皆已首肯,但是没有蜀王相助,此事难成,我正为此而来。”
甘招大惊失色,衣服还没全穿上,呆呆地坐在那里,半晌才道:“变得……太快了些。”
“宁王只留洛、荆两州,其它地方让与诸王,蜀王以为如何?”
“这个……说实话,我不想参与此事。东都归谁都可以,我没有争夺之意,只想尽快去往益州,按吴王教我的计划,找到原蜀王的子孙,将王位让给他,静观天下局势变化。”
“既然如此,算我白来一趟,只望蜀王能够保密。”
徐础起身要走,甘招急忙拦住,“吴王先坐,等我寻思一下。”
甘招穿好外袍,默想多时,问道:“益州归我?”
“嗯,吴州归我,淮州归梁王,秦、并、汉、冀归晋王。”
“宁王也觉得晋王是个劲敌,对吧?”
徐础微笑点头。
甘招又想一会,摇摇头,“我还是要置身事外,当然,我会保密,一个字也不泄露。之前诸王要杀宁王,我只是代为传信,不听他们的计划,也不派甲士参与其中,更没有向宁王泄密。”
“蜀王果真无意参与此事?置身事外虽然危险最小,事后得到的封赏也最少。”
“我连益州的一寸土地都没得到,那边够我忙的,无意再要更多封赏。”
徐础起身,拱手道:“好,我相信蜀王会保密。我有一言,不知蜀王可愿意听?”
“吴王金玉良言,每一句我都听。”
“想去益州,并无良机,越快越好。东都是非之地,一旦陷入,再无脱身之时。且大将军率兵西行,所去之地不是汉州,就是益州,两州山水相连,大将军若得一地,必然窥望另一地。蜀王去得晚了,将一无所得。”
甘招深揖一躬,“我若得蜀地,必要重谢吴王,只是不知吴王何时能西行相聚。”
“我若不去,蜀地平安,我若一去,必添战乱,所以,我还是不去的好。”
甘招笑道:“也是,一方之王,哪有孤身去往另一方的道理?不管怎样,我感谢吴王,别人得天下,我要多观望一阵,若是吴王,我必将益州拱手奉上。”
无论这些话是否真心,徐础都拱手致谢。
回往马维营中的路上,徐础在心中评判诸王,最后还是觉得自己更应该得到东都。
(求订阅求月票)
对任何一位称王者来说,降世王都是最大的威胁,沈耽决定接受宁抱关的示好,“至少先要除掉降世王,否则的话,咱们都是白忙一场。至于宁抱关——先等等,看情况再定,实在没办法,就将东都暂时让给他也可以,只要他真肯让出秦、关、汉、冀四州。”
刘有终道:“对宁抱关不可心慈手软,我观此人相貌,狼形豺心,平时隐忍不发,下手必然一击必杀。晋王虽有退让之心,宁抱关却未必适可而止。东都如今已是困斗之场,有进无退,晋王三思。”
刘有终进谏时,不自觉地将称呼从“三弟”变成“晋王”。
沈耽点头,“我明白,但四弟说得对,事有轻重缓急,我若能除掉宁抱关,当然不会犹豫,可他既已占据东都,得地利之便,事事必然有所防备。咱们与降世王联手,都未必杀得了他,何况先杀降世王,人心必乱,我等明日为客,更不占优势。容我好好想一想。麻烦大哥、四弟去见梁王、蜀王,得让他们知道计划有变。”
刘有终没办法,只得说声“好”。
徐础倒是稍稍松了口气,晋王的这一犹豫,至少能保住东都一时平安,拱手道:“争夺天下不在一时胜负,天成已然四分五裂,大乱既除,正是群雄并立之际,角力斗智之外,还有仁义之争。仁义虽无益于当下,将来却大有用处。”
沈耽笑道:“我明白四弟的意思,力、智可除大害,却不能收拢人心,非得打出仁义之旗,令天下人前来附我才行。我的确要尽快返回晋阳。”
“三哥深知我心。”
沈耽大笑,送二人出帐,他留下来重新布置明日的计划,精选的甲士还能再用,只是要杀的目标变成另一个。
外面雪花飞扬,半途中,刘有终停下,示意护卫退后,向徐础小声道:“有件事我必须问个明白,四弟可以实话实说,也可以撒谎,但我还是要问。”
“大哥这是怎么了?我干嘛要对你说谎?”徐础笑道。
刘有终没笑,拉着徐础又走出几步,“告诉我,你究竟是想自立,还是要拥戴明君?你心中的明君是晋王,还是宁王?”
徐础没有立刻回答,渐渐收起脸上笑容,“大哥既然问了,我就说实话好了,我有自立之心,却没有自立之资。自称王以来,步步艰难,倒让我看得清楚,与诸王相比,我在天时、地利、人和上皆不占优,若勉强参与争鼎,无异于自寻死路。”
刘有终露出一丝微笑,“相术并无奇异之处,更非神仙所授,无非是见得人多些,认人也更准一些。四弟别说我小瞧于你,以我观之,四弟虽是天下无双的人杰,却无帝王之相。”
“能得大哥一句‘天下无双’,我已满足,怎敢再求其余?”徐础笑道。
“然则四弟以为谁是明君呢?”
“我还没有做出定论。”徐础摇摇头,“天成初亡,英雄未必尽聚于东都,或许别处还有他人趁势崛起,便是天成,也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哈哈,这倒是真的,降世军涌出潼关之前,谁能想到秦州的一群乱民竟有今日的成就?但我问的不是天下,就是东都,四弟以为谁是明君?”
“谁能保住东都,并能物尽其用、人尽其力,谁是明君。”
刘有终微微一愣,随即再次大笑,“四弟果然实话实说。嗯,徒有仁义者,不过愚腐之徒耳,但若是智、力皆强于众人,仁义便有大用。”
“正是这个道理。”
“论智与力,晋王超凡脱俗,至于‘仁义’,四弟很快就能看到。”
“若看交情,我只认晋王。”
“哈哈,咱们一样,我只比四弟多份信心。”刘有终停顿一会,“四弟不喜欢瓜分东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