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真禅师为首的那一众佛门大德,正按照佛门《法灭尽经》的预言,走了那“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的路子,只求为佛门留一脉隐修香火,怕是如今已经封了五台山,更别说会为这等劫难出头。
上天下地,能阻此劫者,似乎就只剩下了魏野一人?
然而便在此刻,身跨火凤之上的仙术士目光朝着南方一瞥,指尖点画之间,便有一道符篆结形。
符篆结形同时,千里之外,潭州碧云山上,依旧是清荷满池,只是荷池水榭之中,琉璃云床之上,那头绾道髻、手握棕拂的年迈道者,面色沉静如旧,却望着北方淡笑出声:“那石中仙,你自去播弄风云,求那轩辕功果,却怎么要将这莽红尘一滩腌事,弄到我碧云山前?”
说罢,却又一摆棕拂,摇头道:“外道邪神降临北地,辽国燕京已成异类横行之所,又欲借着佛门遗泽瞒天过海,此事关系重大,我便出一分力又如何?”
便在此刻,一道灵光已在他面前闪过,光华刷动间,一层层的色彩转瞬就刷了上来,正落在碧云山之主、这位人称鲍方老祖的散仙前辈掌心。
鲍方祖掌心托着的是一枚赤红玉珠,其色殷红不亚于上等玛瑙,却是没有玛瑙特有的缠丝纹,只是一片纯正火色,正是道海宗源门下最常见不过的火玉丹珠,也不知是某人何时送来的。
只是从这枚火玉丹珠中,却传来了某人一贯有些嘲讽的声口:“魏某门下弟子,如今掌握涿易二州已经是极限,扑杀辽金联军已是极限,却经不起摩尼教中那些大妖浑水摸鱼了。老鲍若是有暇,替我照顾门下一二,魏某受此厚意,将来必有回报。”
话中语意,看似轻飘飘不着寸力,可暗含的杀机,让鲍方祖也是微微皱眉道:“那普风乃是生来就头顶七星的异种,在蜃华江中礼拜北斗也修持千载,老道若真身不至,未必拿得下他。”
火玉丹珠之中,魏野笑声轻轻传来:“我道海宗源门下,虽是立教不足一甲子,根脚不免浅薄,尚未有证得长生之客,但于排兵布阵,自有所长,守御城池,也别具一功。老鲍你只要牵制住那条蜃华江中得道乌鱼,余下的货色,尽数交托给他们不妨。”
一位是道海宗源开山之主,一位是当前唯一不肯飞升的地仙中人,比起凋零的佛门,此界道门的家底依然极厚。
千里之外,万军之中,一直仿佛智珠在握的普风和尚,已经将他鼍龙阵的架子展布起来,几如实质的精神利刃正要试探性地朝着面前坚城送出。
便在此刻,他面色骤然一变,二话不说就从马上跃起,一身墨色袈裟飘举,竟是直化遁光,朝着云中仓惶急退!2k阅读网
自撞破天地关门,身化灵石仙胎以来,魏野对这方天地的了解算是比较透彻的。
虽然诸天远离,不论洞天还是净土都早已脱离这方天地,但那些散仙、妖仙一流所居的福地,多半仰赖山川秀气而成,倒还保全一线;仙真菩萨的真身虽然不在大地上行走,但是阴神鬼仙与妖魔精怪之类还留下不少。
窥一斑而知全豹,原本的这方天地,又有道宗佛门,一居中天,一居西天,封召天人鬼神,巡守三界,不用说也知道其法度是何等森严。
就像龙虎山伏魔殿中放出的天罡地煞一百单八魔星,还有随之下界应劫的那一伙散仙与仙官,就可以看出过去这方世界中,“天理”二字织成了如何紧密的一张大网,所谓“冥冥中万事万物皆有定数”,又将“秩序”二字贯彻到了何种地步。
这等法度严密的世界,其实是最容不得外来者侵入的。若不是魏野在文始先生所留的太一紫房三元宫阙中得了机缘,入主下元太渊宫,身登下元太一君之位,论根脚也是再纯正不过的玄门正宗,只怕撞破天地关门的时节,就要引发世界反噬,三灾诸劫给招呼一个遍不可。
不独魏野这位下元太一君如此,伊尔神思因这位灵吸怪之神又何能例外?须知道,这等针对外来侵入者的灾劫是能级相对较高的世界所能做出的本能反应,不论这方世界的那所谓的“天心”、“天理”、“星球意识”之类,到底有没有彻底觉醒,都会对外来者做出类似的排斥反应。
如果只是那些灵吸怪和灰矮人之类智慧生物偷渡也就罢了,对这些凡俗生命体,充其量也就是会针对性地引发人劫而已。这类人劫,最极端的形式也不过引爆外来者与本地原住民的冲突,结果引来此界大神通之士关注。
但要换成了一灵不昧,投胎夺舍,连人劫都能免去许多。
说到底,还是外来者能级越低,引来的关注度就越小。
至于星界冒险者那样,每次降临都是在因果律上变动修改,冒名顶替地嵌入时空中,就连人劫都发作不得。
如果以人体比喻天地,那么星界冒险者如同病毒,侵入细胞,改换形貌,瞒天过海于无声无息;那些有意无意穿越时空的偷渡客,便是细菌,免不了要被白细胞之类噬菌体盯上,除非找到共生之道,成为有益菌群,否则多半只有被轰杀一途;而到了伊尔神思因这样强大的神力存在,那就像是移植而来的脏器,一开始的排斥反应之大,足以送掉人半条命,但若是融合得当,那就成了再也排除不得的关键器官。
此界佛门如今没有了大神通之士坐镇,偏偏佛门体系法理完备,既有超脱的出世间法这个内核,也有连接外部的世间法之应用,是帮助伊尔神思因这位灵吸怪之神降低天地反噬的不二选择。
更不要说,所谓的灵能魔法,也是在心识上面做文章,其法理与佛门唯识之学、如来藏之理还真能凑上几分关系。
燕京城中,那一声声梵音禅唱,便是最佳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