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了蛟精摩卡,魏野袖子一拂,那满盛着拒马河水族的白瓷荷花缸已经从袖囊中脱出。[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ran?en???.?r?a?n??e?n?`
荷花缸周身水光闪动间,禁制稍松,一声龙吟里,蛟精摩卡带起几捧水花,飞了出来。
盘旋在荷花缸上,这条蛟精依旧戒备地望着魏野:“放俺来出来作甚?你不是对俺戒备得很,都不许俺跟着师兄开辟水府?”
魏野听他抱怨,也不在意,只是反问道:“你倒是想得美,然而白鲤君在魏某门下尚有大用,哪能让你这熊孩子过去乱了我的战略部署?你想要跟随白鲤君,也成啊!你替魏某在此做个镇守汴河的水府提督,待到魏某功成之日,便放你去桃花山玉波池和你师兄团聚。”
说话间,仙术士指尖向着水面一指,顿时一团水汽聚拢过来,转眼间就凝成了一粒冰露。
这粒冰露中,隐隐有符篆隐现,正是玄霜青女真符。
真符冰露盘结之间,就化作了一枚符珠,正落在了摩卡额头上。
符珠嵌上额头,摩卡只觉得一股寒意透脑而来,然而他动转之间,却见自己周身涌起一片云气,细看来却全是细碎冰晶。
再将身子一动,顿时就见着片片寒雪飘飞而来,那一片片六出雪花,看似极不起眼,然而六棱花枝都如同利刃一般,轻而易举地在四周石壁削下一层石皮。
摩卡被魏野降伏多时,也算是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当下就叫道:“这是太阴元真剑气还是洞阴玄晖剑符?”
“错,这是魏某在房山斩杀一个女吸血鬼真祖时候,以流霞水母与太阴剑气为本,创出的天月霜剑之招。只是魏某这流霞水母孕养不易,没多的给你糟蹋,就只好勾招些许癸水精气,留个简易版的,让你办起事来更有效率些。”
说罢,魏野一挥手,水面之上浮起了整个汴河水道与暗渠的流域图:“汴河水道上的问题虽多,赵宋的转运司也算是有名的耗子窝,可这是吏治的问题,倒不用你这个镇守提督理会。魏某要你做的,是另外一件事——”
说到这里,就算神经大条如摩卡,也感到一股杀机逼面而来,不由得一个哆嗦。
只听魏野一字一顿地道:“这鬼樊楼自从五代以来,从来就是藏污纳垢、亡命聚集的龌龊地方。太平年月不去管他,可到了要紧时候,这里就像是个定时爆破装置——你也不用去管什么是定时爆破装置——总而言之,魏某给你三个月世间,你率着这群水族,先摸清楚了这鬼樊楼里各方势力的底细。尤其是要查清楚,这里可有什么异端邪教活动!”
说罢,魏野一挥手,连着那白瓷荷花缸一并落入水中:“每月初一十五,你亲自来给我回报消息,不要忘记了。去吧!”
得了这个“去吧”,摩卡望了一眼趴在魏野头顶的司马铃,似乎还对自己被拿来做“蛇环”的经历心有余悸,随后就飞快地潜入了水中。[超多好]
望着那一条蛟影缓缓潜伏于浑浊水中,魏野长出了一口气。
说是气,然而从他口中喷出的却是细碎冰沙,触地有声。
而此刻,魏野的面上,一时红,一时白,寒热交替,变化无定。
仙术士也不管这些变化,只是望着水面微笑道:“所谓‘下水道的鳄鱼’,这是后古典时代有名的都市怪谈,这汴梁城里,也该有个‘鬼樊楼的蛟龙’,才见得古今辉映,不让后世专美啊。”
司马铃趴在魏野头顶,伸出前爪按了按魏野的太阳穴:“阿叔,你的冰火交冲后遗症更严重了,这个时候你还有心情制造都市传说!”
“工作不忘娱乐,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啊!”
……
………
如果将目光从地表之下的鬼樊楼转到灯火通明的大相国寺中,便能看到大相国寺的住持智清和尚,正对着那封落款“戒兄智真”的书信皱眉。
此刻智清和尚的禅房内,已经聚集了寺内六十四院的管事和尚们。
说起来也是好笑,大相国寺六十四僧院,还是仁宗年间的旧制。到了神宗熙宁年间,因为大相国寺大僧院套小僧院,一个僧院配一个香积厨的规矩,大家做起斋饭来,光生火冒烟,都堪称壮观。
而因为各院香积厨里烫酒的、烧肉的、炖羹汤的,从早到晚不绝,也不止一次闹出火灾来。当时神宗任用王安石等新党,变法革除旧弊的时候,大相国寺也属于整改目标。
原本的六十四僧院,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就成了八禅二律的十个大院。那八禅院是宝觉院、慧林院、智海院、宝梵院、佛牙院、宝严院、定慈院、广慈院,二律院是河沙院、普慈院。
虽然建筑给合并成了十大僧院,但是原本六十四院的组织还是依旧保留下来。原本各院的院主,便是大相国寺管事的上等执事僧,依旧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一群群的和尚,依着彼此师门出身,也都坐得有讲究。那监寺、都寺、维那、书记、首座这些地位清要的管事和尚,就坐在智清和尚跟前。那管财货的提点、院主、藏主、殿主、阁主、化主、浴主,虽然离得远些,然而谁也不能小觑他们。
至于那些厨头、茶头、塔头、门头、磨头、菜头、庄头,人数虽多,也还算是体面,但在得赐紫袈裟的智清住持面前就只能靠边站了。
对于智真长老这封书信,智清和尚本意是想拒绝的——大相国寺乃是天家的家庙,寺内的上等管事和尚,都有僧官身份。尽管这些年官家好道,对大相国寺少有恩宠,但是底蕴仍在,常住僧人数千,火工道人、沙弥幸童不计其数。一个上等职位,不知多少人去抢!
你虽然是个师兄,又怎么知道师弟我住持大相国寺,方方面面都要顾全的辛苦?一封信写将来,就要举荐一个来历不清不楚的莽和尚做执事僧!
面上不动声色,智清和尚将书信放下,先向着四周众僧说道:“五台山文殊院处,我师兄真大师写了一封荐书,打发他门下僧人鲁智深常住本寺。那鲁智深是个军汉出家,在五台山上大闹禅堂,真大师管束不得,只得打发他来本寺,还要讨个执事僧的差事,此事诸位怎么看?”
一听到“执事僧”三字,下面就轰地一声响,那些监寺、维那,嘴上不语,眼角都是冷笑。那些院主、殿主,也不发表意见,只是摇头。
反倒是那些厨头、茶头、磨头、庄头,一个个七嘴八舌:“这还成什么规矩?外来游方和尚,要入寺挂单,就该依着清规,先从杂役僧做起。便是有荐书在,也不过随堂就参,岂有一来就要做执事僧的?”
这还算是顾忌自家脸面的,还有的就直接不客气了:“俺们庄严院虽然被裁撤了,但本院一脉,掌管寺里磨坊已经有百年,这是祖上传下的买卖,没有让人的道理!”
“茶头一职,都是俺们降魔禅一脉掌管。这点茶、分茶、斗茶的手段,也是一门心传,从不与外人的。若是什么粗手粗脚的和尚,分不得泉水、江水的好坏,嗅不出龙团凤饼的滋味,岂不坏了本寺的名声!”
当然还有几句话,是在座的僧人都清楚,却不说破的。那茶头也好,磨头也罢,每年从他们手里过的好处,没有不伸手的。给寻常和尚吃的茶里掺陈茶,磨的面里头混粗粮,都是再常见没有的手段。
旁人也不过冷眼看他们一眼,倒是有个都寺开口道:“本寺内常有达官贵人、仕宦人家往来,又是帝王家庙,常要应奉宫内做佛事的,不好将外地僧人留于本寺内。可住持要顾着真大师脸面,依着小僧愚见,只能找本寺在汴梁的各处产业,找一个没甚大出息的所在,远远地打发他去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