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正要讲论,一旁玉角翁摇头道:“乌灵圣母的丈夫儿子都死在许真君剑下,她在万花山千锦洞修行多年,犹然不能消去心中那一股不忿之念,将来结局也难说得很。我等何必去凑那个热闹?何况被这块天降仙石吸引来的,也不止乌灵圣母,各处岛洞散仙中人,也很有几位,有他们在此,我等也不必下场出乖露丑,只安分赌个博戏,也算不虚此行了。”
正说话间,菊道人颌道:“今日该是紫罗仙岛镇海真人与他多年契友九华金阙降魔真人两位散仙要来强取那方天降仙石,预为将来他二人转劫炼魔之宝。不知几位道友,买何人有这份机缘?”
玉角翁摇头道:“镇海、降魔二仙,修行路上一开始就错了路数,只能转世重头修起。所以他们想趁南北二龙相争天下的机会夺舍投胎,求取一番顺天应人的功德,好重参上乘功果。只是华山上那一位飞升在即,罗、鲍诸仙也在静求妙谛,竟是没一位肯来趟这潭浑水。只有这些岛洞散仙,自知所学不正,与我辈妖仙相差无几,方才生出这等念头。然而此二人与雷府陈真君有旧,若借来什么天府奇珍,也未可知。”
菊道人听了,从怀中摸出一个琉璃盆来,里面满盛的水苔,隐带金光,闪动莫名。他点头道:“如此说来,便是镇海、降魔二仙,更有胜算了。那我便将这一盆蔓金苔,押在这两位散仙身上。”
一旁金碧仙与碧虚郎接口道:“我二人便以华山大灵豆、松脂却老霜两味灵药,押镇海、降魔二仙取胜。”
玉角翁也自袖中取出一个白玉盘,上盛着金灿灿的几枚枣大丹丸,他放下玉盘道:“既然如此,老道便拿这自炼的冷金丹做个押头官门。”
这几人说罢,却把眼神望着许玄龄道:“这位道友,你是赌镇海、降魔二仙取胜,还是赌这天桂山中那仙石又胜一局?”
许玄龄头上顶着这只圆滚滚似团子般的猫儿,过山溪,离碧潭,转山径,入深林,一路上但见群峰秀耸,泉石清幽。r?anen???.?r?a?n??e?n?`o?r?g?明明是月上梢头时候,却是山间林下处处都在银辉淡撒中清晰可见,连暗影都不见一点,又不像是烈日当空的白昼景象,真使人有身入月宫,漫步琉璃世界之感。
那“猫仙子”还在他头顶指指点点:“你这样没有一点修为在身的人,居然仗着脑宫中阿叔那一点混入日光的天星符印就敢朝这山里跑,也算是大胆。既然有胆子进来凑热闹,一会的景象你可千万不要害怕,有我在这里,就是百无禁忌啦!”
说着,她一拍许玄龄的脑袋,朝一旁再指:“该走那边!”
许玄龄老老实实依着她的指示,转过一道山梁,正对着两山对耸如宫阙的一道山路走去,走过山道,却是迎面一片水烟,只见面前是一片水泽,烟波浩荡。
那一片水色粼粼处,正对前方翠嶂如屏,飞瀑一挂,恍如水玉磨镜,正披在翠嶂之上,映月一照,更是晶明焕彩,恍如仙境。
水面之上,只见莲叶大如车盖,一茎四叶,一叶伴生一朵重瓣白莲,花房正对中天月影,随风轻摇,莲香远溢。最奇的,是这一片水面十数里之间,碧波无纹,澄明如鉴,天光云影,上下同清,更有许多银鳞青鳍的水族,悠然游戏于荷梗莲茎之间。
许玄龄便见着如镜水面之上,有许多人物往来,或凭荷叶为几,盘膝而坐,或摘莲瓣为盏,煮酒烹茗,浑然不类人间景象。(好看的头顶上那猫儿已经先用尾巴一甩他的后脑勺:“愣着做啥?这水面已经被符法禁制,走在上面不用怕沉底,还不快上去!”
到了此刻,许玄龄是真以为自己已经入了洞天福地,听着头顶“猫仙子”吩咐,随即抬起腿来就迈上水面。他一双脚踩在水上,只觉得地面平整而不滑,如踩在平地上一般,不沾不湿,那些水面端坐的人物,或吃酒,或点茶,高谈阔论,丝毫不见诧异处。
许玄龄只道这些人物都是仙家,也不敢就跟前凑了,照着“猫仙子”的吩咐,拣了一个花叶不甚茂盛的“莲叶几”旁坐下。他才一坐定,就见有几个在附近的人物便笑道:“这位道兄模样陌生的很,也是为了这天桂山中天降仙石而来?若不嫌弃,我们几个便移樽就教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