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李连山出山归来已一月有余,节气已进入小雪。青衣湖边那几篷往日绿意盎然的荷叶已尽数毁去,只剩几根枯枝残荷孤立。山野和逢源河边上的树木全部掉光了叶子,在寒风中孤零零地站立着,到处是一片衰败萧条景象。
小雪节气的物侯便是一个“封”字,小雪封地,逢源河边缘已经开始结冰,一层薄薄的冰层如同有生命般,慢慢向河中央延伸扩张。到大雪节气的时候,便要封山,封河。
这一日傍晚,平静的乌石镇突然热闹了起来,桃叶渡聚集了不少居民。
一艘乌沉沉的铁甲巨船从青衣江茫茫浓雾中驶来,这是一艘三层楼船,高十余丈,船首有一颗巨大的撞首,被制作成一颗凤首形状,甚是威严。楼船桅杆最高处竖着一杆船旗,正是凤凰烈焰旗,这首铁甲巨船乃是西蜀水师楼船“飞云”。飞云以速度见长,在这日傍晚,赶在大雪封江之前破冰碾雾而至。飞船在桃叶渡稍作停留,便驶入了督造署青衣湖船坞。
按照惯例,军备督造署每年制造的鱼鳞重剑和鱼鳞铠甲等兵器都是由西蜀水师飞云楼船直接运送到西蜀大凰城。因此这艘飞云楼船每年都会来到乌石镇,顺便给小镇带来许多大凰城的精美商品,有华丽的绸缎,精美的陶瓷,机巧的小物件等,因此小镇的人们每年都期待着飞云楼船的到来。
只是往年都是在开春之际,东风解冻,青衣江坚冰消退之后,今年却赶在了大雪封江之前,这也就意味着这一船的大凰城官员便要在乌石镇过冬渡年,明年开春才能离开了。
为何今年飞云来得这么急,小镇的人们也多有猜测,不久小镇就流传开了,说是西蜀朝廷为了奖赏乌石镇为西蜀提供鳞甲石的贡献,每五年会在小镇选择两名天资高、根骨好的少年少女前往大凰城进修,这便是五年一期的察举。
这些被察举去到大凰城的少年们不仅会得到最好的武道宗师指导,甚至有幸能得到西蜀王朝背后宗门的青睐进入宗门修行成为山上人。即使不能成为山上修行者,从梧桐阁进修出来不至少是一名武夫,可以进入中央宿,守卫大凰城,或者进入六镇将卒,驻守云中界,砥砺武道,都算是有了一官半职。
西蜀王朝每五年举行一次这样的察举,便是为了更好地遴选出王朝各地有修炼天赋的人才,充实自己的中央宿卫和六镇将卒,强大自身的军事力量。西蜀王朝以凤凰为图腾,这些遴选之人会进入梧桐阁进修,美其名曰“登阁附凤”。
因此,飞云楼船的提前到达,是为了大凰城官员考察小镇少年天资,以便察觉两名合格的人员,察举的少年必须拥有较高的修行天赋,对周天灵力有敏锐的感知力,这样才能在武道一途走得更远。
……
李连山虽然没有去桃花渡凑热闹,但这几日下午都在栾夫子地下石室帮工,傍晚刚从地下钻出来,便在芥子楼前青衣湖面凑巧看见了这一艘铁甲巨船。
当时一群西蜀官员正从楼船悬梯走下来,为首的竟是一位风姿绰约,身材极好的高挑女子。她没有穿西蜀官员服装,而是套了件扎眼暗红锦衣,束腰窄袖,包裹着她那俏丽身姿。暗红锦衣上绘的不是其它王朝常用的云龙纹,而是金银相间的凤尾纹,锦衣底部裙摆处还绘有一朵朵血色红莲,似要择人而噬。正直花信年华的女子,恰如高岭之花,清贵之间透露的是蛰伏待动毒蛇般的凌厉。
这样的女子站在穿戴威仪考究的一群官员之中,有些鹤立鸡群,有些另类。李连山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做到无论做什么和说什么,都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看法。
因为好奇,李连山不免多看了几眼,红衣女子似有察觉,回头对他笑了一笑。这一笑之间,顾盼生情,竟有几分媚意,李连山不敌,败下阵来,赶紧低头,匆匆出了督造署。
李连山出山回来这几日,都按部就班的忙碌着。早上雄鸡司晨,便一个鲤鱼打挺爬了起来,简单吃完早餐,便去东山书院齐先生处读书。这些时日,小镇孩子、少年们都闲了下来,无论家境好的,家境不好的,都赶在这个冬天进入冬学堂读些书,习些字,因此东山书院一下子拥挤起来,李连山必须早早去到学堂,找个好位子。
读书到中午,李连山便到“有间客栈”蹭饭吃,蹭饭多了,也就不见外了,反正李连山是不见外的。下午照例去督造署地下石室帮工,打造螭吻狭刀。傍晚才回到自家小院。
李连山有夜跑的习惯,沿着逢源南街,跨过牵牛桥,再跑上逢源北街,经过织女桥,逆时针跑步,郭灵儿就住逢源北北街的一座二层阁楼,看见李连山从楼下跑过,便“噔噔噔”地跑下楼,跟在李连山身后追赶起来。于是一个少年后面跟着一个小女孩,如同两只麋鹿一般在逢源河的青石街道上跳跃起来,给这个安静的小镇,增添了几分灵动。